《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出版发行 老字号传奇展现匠人精神

  • 来源 中国日报网
  • 作者
  • 日期 2020-10-18 12:39

图为本书作者之一: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为读者签名。(摄影/李文凯)

用心做好一件事,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百年老字号。10月18日,《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正式出版发行,这家351年的老字号的传奇故事,不仅反应了百姓餐桌上的人间正道,更是平民唇齿间的天地人生。书中讲述了王致和从创始到创新的历程,细节处体现了老字号恒久传承的工匠精神,也让更多熟悉他的人更加了解他、喜爱他。

图为京味画家杨信为本书绘制的系列插图之一:《王致和南酱园》。(摄影/李文凯)

张永和再次操刀讲述王致和故事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张永和先生和他的学生张婧。一年前,由张永和编剧的北京曲剧《王致和》首演,这种用北京当地剧种讲述北京老字号故事的方式,让《王致和》深受好评。此次,张永和再次以王致和这个徽州举子个人的命运转折为依托,映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着重体现了“儒心”与“匠道”的人文内涵。从儒心到匠道,改变的只是人生抉择的方向,而不变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那份深沉坚实的家国担当。从儒心到匠道,不仅是徽州举人王致和个人的命运转型,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也是新时代“王致和”人对企业文化归属感的认同和价值体现。

本书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原则基础上,以浓郁的笔墨,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与戏剧性,既有徽州古韵,又有京腔京味;既写儿女情长,又写家国情怀;其中涉及的“两个女人”(曹春雨、韩冬雪)与“三个男人”(王致和、乐显扬、孙岳颁)的故事,迂回跌宕,亦庄亦谐,将官道、商道、医道熔铸一炉,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担当与儿女情长交织一体,使读者在至真至善的人性思考中明辨是非,学会抉择,体悟历史,思辨未来。

老字号注重弘扬传承精神。图为孩子们跟着“京城叫卖大王”传人藏泉江学吆喝:“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摄影/李文凯)

北京人写北京老字号“京味儿”十足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还邀请了张永和的大学长、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作序。阎崇年在序言中写道,张永和“以京味题材戏曲作品,独树一帜,彰显特色。如曲剧《烟壶》,写清光绪年间,古月轩老艺人的工匠精神、家国大义;又如京剧《风雨同仁堂》,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同仁堂”国医人济世苍生、同修仁德的人格操守;再如曲剧《珍妃泪》,写清光绪年间因“戊戌变法”引出的一段政治兴衰、人生爱恨……还有京剧《满江红》、《孟母三迁》、《穆桂英挂帅》等,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忠烈节义的好戏。”

先是创作了北京曲剧《王致和》,后又撰写《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一书,之所以与这个北京老字号有着不解情缘,也和张永和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息息相关。阎崇年在序言中说,张永和“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著于斯。他久住北京前门外闹市地区,老北京的人儿,老北京的事儿,收藏在他脑子里,散发着京味气息。学兄多次对我讲,他有一个夙愿——将自己熟知的北京老字号的故事,‘从肚子里掏出东西来’,奉献给广大观众和读者。”

图为本书作者之一: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为读者写下了“学习王致和精神”,给更多广大年轻读者以启迪。(摄影/李文凯)

王致和故事展现大国工匠精神

“人生道路,千条万条,哪条通达,就走哪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年高考之日,我真情祈愿参加高考的学子,人人如愿,个个成功。但是,如果看看《王致和》,定会开卷受益,增长智慧,学会变通,清新观念,滋养心灵。” 正如阎崇年在序言中所说,《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除了讲述老字号发展、传承、创新的故事,更是给广大年轻读者以启迪。一位读者表示,自己从看到《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的书名就被深深吸引。“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能够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特别难。老字号之所以能成为老字号,与他几百年如一日的匠心坚持分不开。我们年轻人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也正是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红宣表示,这是自“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年以来的一次文企结合的创举,本书将成为全体“王致和”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铸造大国工匠精神,增强企业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读本。 “老字号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就是一篇篇故纸犹香的中国故事;老字号代代相传的传承精神,就是点亮整个中华民族信仰的大国工匠精神。”(文/许达明)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出版发行 老字号传奇展现匠人精神

中国日报网2020-10-18 12:39

图为本书作者之一: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为读者签名。(摄影/李文凯)

用心做好一件事,可以成就一个人、一家企业、一个百年老字号。10月18日,《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正式出版发行,这家351年的老字号的传奇故事,不仅反应了百姓餐桌上的人间正道,更是平民唇齿间的天地人生。书中讲述了王致和从创始到创新的历程,细节处体现了老字号恒久传承的工匠精神,也让更多熟悉他的人更加了解他、喜爱他。

图为京味画家杨信为本书绘制的系列插图之一:《王致和南酱园》。(摄影/李文凯)

张永和再次操刀讲述王致和故事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的作者是当代著名戏曲剧作家、戏曲评论家张永和先生和他的学生张婧。一年前,由张永和编剧的北京曲剧《王致和》首演,这种用北京当地剧种讲述北京老字号故事的方式,让《王致和》深受好评。此次,张永和再次以王致和这个徽州举子个人的命运转折为依托,映射中国知识分子普遍的价值取向与精神追求,着重体现了“儒心”与“匠道”的人文内涵。从儒心到匠道,改变的只是人生抉择的方向,而不变的,正是中国知识分子骨子里那份深沉坚实的家国担当。从儒心到匠道,不仅是徽州举人王致和个人的命运转型,更是一个国家民族命运的转折,也是新时代“王致和”人对企业文化归属感的认同和价值体现。

本书在尊重历史史实的原则基础上,以浓郁的笔墨,增添了故事的传奇性与戏剧性,既有徽州古韵,又有京腔京味;既写儿女情长,又写家国情怀;其中涉及的“两个女人”(曹春雨、韩冬雪)与“三个男人”(王致和、乐显扬、孙岳颁)的故事,迂回跌宕,亦庄亦谐,将官道、商道、医道熔铸一炉,将中国知识分子的家国担当与儿女情长交织一体,使读者在至真至善的人性思考中明辨是非,学会抉择,体悟历史,思辨未来。

老字号注重弘扬传承精神。图为孩子们跟着“京城叫卖大王”传人藏泉江学吆喝:“臭豆腐,酱豆腐,王致和的臭豆腐。”。(摄影/李文凯)

北京人写北京老字号“京味儿”十足

《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还邀请了张永和的大学长、著名清史学家阎崇年先生作序。阎崇年在序言中写道,张永和“以京味题材戏曲作品,独树一帜,彰显特色。如曲剧《烟壶》,写清光绪年间,古月轩老艺人的工匠精神、家国大义;又如京剧《风雨同仁堂》,写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同仁堂”国医人济世苍生、同修仁德的人格操守;再如曲剧《珍妃泪》,写清光绪年间因“戊戌变法”引出的一段政治兴衰、人生爱恨……还有京剧《满江红》、《孟母三迁》、《穆桂英挂帅》等,都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与忠烈节义的好戏。”

先是创作了北京曲剧《王致和》,后又撰写《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一书,之所以与这个北京老字号有着不解情缘,也和张永和就是土生土长的北京人息息相关。阎崇年在序言中说,张永和“是地地道道的北京人,生于斯,长于斯,学于斯,著于斯。他久住北京前门外闹市地区,老北京的人儿,老北京的事儿,收藏在他脑子里,散发着京味气息。学兄多次对我讲,他有一个夙愿——将自己熟知的北京老字号的故事,‘从肚子里掏出东西来’,奉献给广大观众和读者。”

图为本书作者之一:国家一级编剧、著名戏曲评论家张永和为读者写下了“学习王致和精神”,给更多广大年轻读者以启迪。(摄影/李文凯)

王致和故事展现大国工匠精神

“人生道路,千条万条,哪条通达,就走哪条。俗话说: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年高考之日,我真情祈愿参加高考的学子,人人如愿,个个成功。但是,如果看看《王致和》,定会开卷受益,增长智慧,学会变通,清新观念,滋养心灵。” 正如阎崇年在序言中所说,《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除了讲述老字号发展、传承、创新的故事,更是给广大年轻读者以启迪。一位读者表示,自己从看到《王致和:用心做好一件事》的书名就被深深吸引。“如今社会发展日新月异,能够用心做好一件事,看似简单,其实特别难。老字号之所以能成为老字号,与他几百年如一日的匠心坚持分不开。我们年轻人要想做好一件事,需要的也正是这种择一事、终一生的匠人精神。”

北京二商王致和食品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陈红宣表示,这是自“王致和”品牌创立350年以来的一次文企结合的创举,本书将成为全体“王致和”人不忘初心、砥砺奋进,铸造大国工匠精神,增强企业文化归属感与认同感的精神读本。 “老字号追根溯源的传奇故事,就是一篇篇故纸犹香的中国故事;老字号代代相传的传承精神,就是点亮整个中华民族信仰的大国工匠精神。”(文/许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