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会议主题是“智能时代下的人才发展与就业”,旨在第四次工业革命的浪潮中,秉承习总书记“人才是第一资源”的人才观,探索人才学在智能时代的新发展,开拓人才学研究新领域。来自人才研究领域的政界、学界、商界、媒界等共80余人会聚一堂,交流思想、探讨学术、共促发展。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校党委副书记徐芳教授致开幕词,指出本研讨会是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人才工作的指导下,面对新的时代形势对于人才发展与就业的一次学术交流会。提出在今后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人才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中将着力关注全面构建人才学发展的新体系、培养人才学专业的核心竞争力、跨界合作,开创人才学与政府、企业、社会合作发展的新平台。她肯定了前两届人才学发展研讨会的成果,未来还将定期举办人才学论坛,持续推进人才学发展的规范化、学术化和科学化,协同开拓人才学发展新未来。



级专家学者,这次研讨必将影响人才学的新发展。
特邀嘉宾演讲环节由中国人才研究会常务副秘书长韦智敏主持,与会嘉宾共同观看了《未来的就业》视频。

中央人才工作协调小组《国家中长期人才规划纲要(2010-2020年)》专家顾问、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前院长王通讯研究员以《就业与个人生涯管理》为题,对德鲁克个人生涯管理新概念、用人四项基本原则和三维坐标系、个人生涯管理和“个人职业规划建议书”等就业与个人生涯管理是理论研究成果做了梳理与总结。
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航安系讲师丁雪峰博士以《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主体人才保障宏观政策研究调研汇报》为题,从调研过程、调研结果和主要建议三方面对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运营主体人才保障宏观政策的研究调查做了精彩发言。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副院长李建忠研究员以《中国的人才评价与国家创新力》为题,从中国的人才评价史和特征出发,认为中国人才评价对创新产生了有效调控、总体公平和权威客观的正作用,但也存在着单一主体、单一标准、马太效应、资源浪费等负效应。
微软(中国)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服务总监刘凤瑜以《新产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质—以谷歌和微软公司的人才特质为例》为题,指出我们处于创新革命时代,当前人力资本发展呈现数字时代关键人才的稀缺性、工作和关键技能之间转化在不断加速、业务成功更需要人才的多样性和包容性、目标和企业文化成为领先优势和从正式的团队和领导力转向动态性的团队和领导力的趋势。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苗仁涛副教授以《教授级高知离(兼)职创新创业现状、存在问题及政策建议》为题,在肯定高端领军人才(教高)职称申请的政策突破的基础上,研究了高端领军人才(教高)的现状、相关待遇及离(兼)职创新创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完善教高体制机制、高端领军人才队伍建设、抓好人才工作的“树、宣、讲”、发挥中关村组织协调作用和构建校企对接的“双向交流体系”等的对策建议。
正略咨询合伙人邓明时以《科技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特质的开发》为题,提出了对职级子序列进行细分,明确人才行为特性和特质、OKR绩效管理模式更适合科技企业需要的人才特质的开发和领军科技企业完成高速成长步入中年期,需要着眼产业生态圈人才发展,建立企业大学实现价值链整合的观点。
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企业人事管理研究室副主任范巍以《人才评价当下热点和趋势——基于职业的视角》为题,从职业视角出发对人才评价与培养、人才评价与使用和人才评价与就业三方面做了精彩发言。



本次研讨会的参会领导和各界代表很有激情,很有创新意识,本次研讨会的成果也将载入我国人才学发展的史册。与会代表相约2019年再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