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5日,2024年全国两会如期而至,世界目光投向中国。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目标设定为5%左右。
作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支撑,区域协调发展是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内在要求,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内容。2014年2月,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加速推动三地人口、交通、产业、空间、生态、市场等各个要素方面的协同一体。与国内其他城市群建设不同,京津冀协同发展是战略性的主动转型,注重区域内错位互补、非同质化发展,而非基于原有模式的深化变革。
回首过去十年,北京凭借首都和科创资源发展“四个中心”,引导非首都核心功能疏解外溢;天津凭借港口和产业优势推动贸易开放、先进制造业及金融创新;河北则承接京津辐射需求,促进产业转型、发展商贸物流。作为引领全国高质量发展的三大重要动力源之一,三地经济总量连跨5个万亿元台阶,2023年三地经济总量达到10.4万亿元,是2013年的1.9倍——交上了一份沉甸甸的优异成绩单。
北京、天津、河北构建成京津冀城市群的核心三角,三地的战略定位差异互补,成为推动城市群功能体系调整的重要基础。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功能定位是”以首都为核心的世界级城市群“,其发展的首要任务是解决北京的”大城市病“。
同时,北京制定了2017-2020-2030三个阶段的计划和目标,实现从疏解北京、到京津冀差距缩小、再到京津冀格局的三步走的战略。
京津冀协同发展十年成果丰硕
过去十年,京津冀三地下大力气织密“交通网”,力图凭借快速完善的基础设施不断夯筑高质量发展势头。当前京津冀核心区1小时交通圈、相邻城市间1.5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由号称“龙凤呈祥”的北京“两场”引领,京津冀世界级机场群“展翅欲飞”,已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
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集中承载地,雄安新区是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关键区域,中央企业已设立子公司及各类分支机构200多家。据北京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从新区设立至2023年底,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6570亿元——雄安新区为京津冀创造了一个新的增长极,被视为区域协同发展的一个突破口。
近来,扩内需、促消费一直都是推动经济反弹的重要抓手,在2021年7月,国务院批准率先开展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培育建设工作的五个城市中,只有北京和天津来自于同一个城市群。继2023年之后,京津冀三地再度携手打造京津冀消费季,力图在居民消费信心逐步恢复,消费需求加快释放的背景下,为消费“主引擎”增强动力。
协同创新和产业协作是京津冀区域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作为中国第一个减量发展的超大城市,北京的“减”,换来了京津冀的“增”——据统计,北京流向津冀技术合同成交额由2013年的71.2亿元增长至2023年的748.7亿元,年均增长率26.5%。“北京研发、津冀制造”的模式正在加速形成。京津冀三地在聚焦核心产业链、培育龙头企业库的同时,亦在金融等基础配套领域加快完善,共同推动产业协同提质提速,吸引更多的高端要素资源聚集。
自1995年设立北京分公司以来,仲量联行一直深耕华北市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之后更参与并为众多标杆级项目提供高质量服务,包括北京丽泽城市航站楼、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西单-金融街、雄安科创中心(一期)、雄安国贸中心、雄安·电建智汇城、雄安金融岛等,服务范围覆盖战略咨询、物业管理、选址租赁等多方面,依托自身在商业地产领域的前瞻视野,深厚资源和专业执行力,助力三地跑出“加速度”。
仲量联行华北区董事总经理张冀苏表示:“十年来,京津冀三地不断强化联动,抓住疏解非首都功能这个‘牛鼻子’,形成更加紧密的协同发展新格局,推动京津冀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新增长极。这一路来,仲量联行见证了京津冀的发展变迁,也亲身参与到了许多重大的计划和项目。未来,我们将积极联动各相关部门和市场参与方,为京津冀协同发展注入新活力,书写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