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老龄化是今后我国很长一段时间内的基本国情,据联合国预计,到2050年,我国或成为世界上最“老”的国家。面对近在咫尺的老龄化挑战,我们做了什么、未来该如何做?2月25日,北京大学疫苗相关重要议题的战略传播项目举办“预防先行——实践健康老龄化的关键之举”研讨会,邀请相关领域专家就如何应对老龄化问题进行分享。与会专家认为,应对老龄化趋势,预防先行、提升老年人健康水平是实现健康老龄化的关键。面对老龄化威胁,与会专家从公共卫生体系建设、全科医学发展、提高疫苗接种水平、完善医疗保障体系等多方面给出了具体政策建议。
政策: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老年人口 我国实施健康老龄化势在必行
我国老龄化程度正在不断加深。会上,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教授赵耀辉分享了如下趋势:根据联合国最新的人口预测,中国65岁以上人口占比在不久的将来会超过美国、英国,2050年左右会超过德国,与日本的差距也在不断缩小。在人口大国里,中国将成为人口老龄化程度最深的国家。若分年龄段看,过去30年(1990-2020)我国老年人口数量和中青年人口数量都在增加,但2020年到2050年的30年间,我国60岁以下所有年龄段人群的数量将净减少。
赵耀辉认为,人口老龄化一方面直接带来财政压力,会导致国家出现财政赤字,另一方面带来抚养压力,也就是照料老年人的压力。“面对双重挑战,健康老龄化是应对之道。只要积极应对,就可变挑战为机会”,赵耀辉说,“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关键在于实现健康老龄化,即达到人的健康寿命约等于寿命的状态,这样我们就有充分的挪腾空间,把传统意义上的老年人,从净消费者变成生产者,从负担变成积极的贡献者。”
为推动健康老龄化工作,国家卫健委专门印发了建立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的政策文件,明确了要建立完善健康教育、预防保健、疾病诊治、康复护理、长期照护、安宁疗护“六位一体”、综合连续、覆盖城乡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
赵耀辉也提出了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政策建议。她领衔国内外30位专家共同完成的《中国健康老龄化之路:北京大学-柳叶刀重大报告》中认为,影响老年人健康的因素的包括儿童期健康、健康行为、社会环境、居住环境等。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要从全生命周期的视角来提升我国老年人群的健康水平,要为他们提供可及的高质量医疗服务,其中包括预防、健康改善和治疗、康复、姑息治疗和临终照护。医保方面,赵耀辉提出,目前我国医保碎片化严重,不利于风险在各个地区分摊,同时阻碍人口的流动。因此,亟需打破碎片化的地区界限,建立全国统筹的医疗保险体系。
评价:加强监测与评估 支撑健康老龄化政策落地
推进健康老龄化的措施有效与否,需要评估分析,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原副主任杨功焕从公共卫生角度分享了支撑健康老龄化行动的效果评价体系。
杨功焕认为,公共卫生体系在促进健康老龄化不仅承担面向老龄人群提供有效服务、建立长期照护系统、创建关爱老年人环境的任务,还包括提高衡量、监测及认知水平。
检验一项公共卫生的政策能否改善老年人的健康水平,离不开监测与评估。具体来说,杨功焕介绍,首先要对影响老龄健康的传染病、各种慢性疾病及伤害、社区健康干预、老年健康状态等等数据进行长期、连续的监测;其次要通过评估来分析监测数据。她强调,监测一定要将信息反馈和干预、计划关联起来,否则就失去了意义。
杨功焕认为,同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在健康老龄化监测与评估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主要体现在监测体系不完善、覆盖范围不全、监测报告和反馈机制缺失等。“目前只有少数专家的研究来支撑中国健康老龄化行动和效果评价,这些是远远不够的。做好老年健康问题不光要有政策,还需要大量实际探索。有些政策是否合理尚需用监测指标体系来评估,用数据和事实去作结论。”杨功焕说。
路径:医防融合 为老年人提供“可望而可及”的全科医疗服务
全国政协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全科医学与继续教育学院院长吴浩给出了实施健康老龄化的一个具体路径:发挥全科医生职能、推进医防融合。吴浩介绍,医防融合就是将治病和防病结合起来,即医疗、预防相互渗诱,融为一体,通过医疗服务与预防服务有效衔接,最大限度地减少健康问题的发生。
在我国,由于专科技术不断发展、老百姓也更重医疗而非预防,导致“医”“防”分裂已久,形成“医”强“防”弱的局面。但面对老龄化进程加剧,要实现健康主动的老龄化,而非被动治疗疾病。“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必然身体机能自然退化,慢病发病率增高带来共病于一体,比如一个老年人可能同时患有高血压、慢阻肺和糖尿病,平时维持治疗和健康照护的情况下,要是看三个专科医生,对患者和家属的压力都是巨大的,而三个专科挂三个号,也是对医疗资源的浪费。”吴浩认为,无论从卫生经济学角度,还是从患者负担角度,原有模式和资源均不可持续,人们更需要“可望而可及”的靠谱的医疗照护服务。
这时,能够为患者提供方便、经济有效、一体化全过程医疗保健服务的全科医生就显得尤为重要。吴浩介绍,老年人的生活圈大部分在社区当中,因此全科医生提供以社区为导向的医疗服务在推进健康老龄化时就具有很大的优势。“通过社区诊断,全科医生可以确定社区的主要健康问题,重点有针对性学习和掌握解决这些问题的能力,而不是面面俱到,做有专长的全科医生,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这样就能赢得老百姓的信赖,并制定解决群体健康问题的社区干预计划。”吴浩说,全科医生不仅照顾个人,更要关注社区全体居民的整体健康状况。一般而言,一个全科医生会管理2000人左右,即300-600个家庭,为他们提供健康服务、解决健康问题,并为社区公卫政策制定提供参考。
赵耀辉在政策建议中也提出,初级保健服务要从“以疾病为中心”转向“以人为中心”,初级保健从老年人角度应是综合性、全科的医疗服务。我国传统医疗卫生体制围绕“病”去建设,设立很多专业科室,但老年人大多患有共病,更需要全科医疗服务。
方案:加强免疫接种 阻断感染性疾病“隐形杀手”
随着疫情防控形势变化,老年人如何度过感染高峰既考验着医疗系统,也考验着每一个家庭。对老年人,尤其是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除了常见的慢性病,感染性疾病如同潜伏在暗处的“隐形杀手”。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复兴医院教授杜雪平介绍,感染性疾病如肺炎、流感、带状疱疹等,在老年人群中发病率高、病死率高,严重影响老年人生命质量并引发沉重的经济负担,已成为全球重大公共卫生问题之一。
以带状疱疹为例,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水疱样皮疹呈带状分布。该病会引起乏力发热、全身不适,并发神经痛,急性期疼痛,如灼感、电击、刀刺般或更甚于分娩阵痛、慢性癌痛等,患者往往非常痛苦。此外,杜雪平介绍,带状疱疹的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上升,50岁后发病率明显上升,且可加重原有慢性病,影响睡眠、情绪和精神状态,严重威胁老年人健康。
杜雪平认为,老年人预防感染性疾病,除生活上要注意均衡饮食、锻炼身体、保持良好生活方式外,预防接种是最直接也是最有效保护老年人健康的方式。杜雪平介绍,接种疫苗可通过预防感染,减缓老年人慢性病的进展,降低慢性并发症导致不良结局的风险,此外预防接种也是减轻医疗资源、提高老年人人群健康水平的重要举措。
仍以带状疱疹疫苗为例,杜雪平介绍,研究显示,带状疱疹疫苗对一般人群、有病史人群、合并基础疾病的人群及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均有较好的免疫效力,且疫苗保护效力10年内无明显下降。“中华医学会《带状疱疹预防接种专家共识》等多个权威指南/共识均推荐50岁及以上人群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美国免疫实施咨询委员会也推荐大于等于50岁的免疫功能正常成人接种重组带状疱疹疫苗,包括患有慢性病的患者。”杜雪平说。
会议最后,主持人播锐智咨询创始人、流行病防范创新联盟CEPI中国顾问沈迪侪表示,新冠疫情对我们造成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一些老年人也在感染病毒后离世。希望预防先行的健康理念能通过媒体传达给大众,提升人们对传染病预防的意识。新冠或许不会是最后一次大流行,未来再有疫情发生时,我们能够通过已知的技术手段避免悲剧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