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圆满落幕

  • 来源 网易
  • 作者
  • 日期 2022-08-19 14:45

2022年8月19日,近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携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举办的“2022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以杭州湾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城市和港口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直播观看人次超过2.7万。

“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也是环境治理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处长施敏说,“在双碳目标下,探索杭州湾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路径,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减污降碳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实现协同减排,需重视石化产业和港口船舶排放

近年,杭州湾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二氧化硫稳定在低浓度水平;PM2.5浓度也有明显下降,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投入相比,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臭氧浓度总体波动上升。“臭氧和二氧化氮协同治理是困扰杭州湾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挑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在会上说。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修光利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而杭州湾石化化工产业集聚, VOCs排放占长三角区域石化化工行业排放的43%,并存在明显的跨省界传输影响。

“石化化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抓好石化行业的无组织排放至关重要。” 修光利说。

港口和船舶也是杭州湾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在介绍发达国家港口减污降碳实践时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把港口视为物流链上的节点,来强调整个运输系统的减污降碳,同时,制定适当的减排目标也尤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碳监测体系,助力精准溯源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已逐渐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其中,城市层面的碳监测是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全球主要的城市碳监测示范项目的现状,对于我国城市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项目主任万薇说。

目前,我国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京津冀城市群碳监测网络首次在中国建立起国际前沿的城市群天、空、地大气 CO2 综合观测体系。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姚波表示,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是未来碳监测的发展趋势,用不同监测方式与传统的清单法进行比对验证,可以准确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来源等数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会上,斯坦福光子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Thomas M.Baer 介绍了全球环境观测与监测项目(GEMM)。他指出,发展光子学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自然源和人为源数据,帮助决策者了解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

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研究规划、行政和减排部门主任Jom Dinh Hern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Ronald C.Cohen还分享了美国加州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协同治理、温室气体和空气质量的协同观测与应用方面的经验。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与合作已超过十年,共同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把更多的优秀国际经验带到长三角地区。”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在会上表示。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圆满落幕

网易2022-08-19 14:45

2022年8月19日,近日,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携手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举办的“2022杭州湾大气污染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研讨会”圆满落幕。本次研讨会以杭州湾大气污染物与温室气体协同控制为主题,邀请国内外专家分享城市和港口的优秀管理经验和技术实践。本次研讨会采取线上会议与直播相结合的形式,直播观看人次超过2.7万。

“杭州湾地处长江经济带、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等多个国家战略交汇区,也是环境治理最为复杂的区域之一。”上海市生态环境局科技处处长施敏说,“在双碳目标下,探索杭州湾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的协同减排路径,对于整个长三角地区甚至是全国的减污降碳工作都有重要的示范和借鉴意义。”

实现协同减排,需重视石化产业和港口船舶排放

近年,杭州湾地区空气质量改善明显:二氧化硫稳定在低浓度水平;PM2.5浓度也有明显下降,已达到国家二级标准;二氧化氮总体呈下降趋势,但与投入相比,下降幅度并不明显;臭氧浓度总体波动上升。“臭氧和二氧化氮协同治理是困扰杭州湾大气污染治理的一大挑战。”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在会上说。

华东理工大学教授修光利指出,挥发性有机物(VOCs)是臭氧的重要前体物,而杭州湾石化化工产业集聚, VOCs排放占长三角区域石化化工行业排放的43%,并存在明显的跨省界传输影响。

“石化化工是温室气体排放的重要行业,抓好石化行业的无组织排放至关重要。” 修光利说。

港口和船舶也是杭州湾重要的大气污染物和温室气体排放来源,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首席研究员彭传圣在介绍发达国家港口减污降碳实践时表示,要坚持系统思维,综合施策。把港口视为物流链上的节点,来强调整个运输系统的减污降碳,同时,制定适当的减排目标也尤为重要。

建立和完善碳监测体系,助力精准溯源

随着“双碳”目标的提出,我国已逐渐开展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其中,城市层面的碳监测是一项重要内容。“了解全球主要的城市碳监测示范项目的现状,对于我国城市开展相关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项目主任万薇说。

目前,我国碳监测评估试点工作已取得重要进展,京津冀城市群碳监测网络首次在中国建立起国际前沿的城市群天、空、地大气 CO2 综合观测体系。

复旦大学大气与海洋科学系研究员姚波表示,多种监测手段相结合是未来碳监测的发展趋势,用不同监测方式与传统的清单法进行比对验证,可以准确获得温室气体排放量、排放来源等数据,为政策制定者提供决策依据。

会上,斯坦福光子学研究中心执行主任Thomas M.Baer 介绍了全球环境观测与监测项目(GEMM)。他指出,发展光子学技术可以提供更加准确的自然源和人为源数据,帮助决策者了解气候变化的区域影响。

美国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研究规划、行政和减排部门主任Jom Dinh Herner、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Ronald C.Cohen还分享了美国加州温室气体排放监测与协同治理、温室气体和空气质量的协同观测与应用方面的经验。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与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与合作已超过十年,共同搭建了国际交流平台。希望未来能够继续把更多的优秀国际经验带到长三角地区。”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在会上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