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主要港口“蓝天行动力”不足,助力蓝天需补“内功”

  • 来源 一点资讯
  • 作者
  • 日期 2020-08-27 12:13

2020年8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发布了最新报告《2019蓝港先锋:中国典型港口蓝天行动力评价》,基于“减排力”和“管理力”两个维度共十项措施对中国典型港口开展打分评估。结果显示,“管理力”普遍不及“减排力”,说明国内港口目前的环保措施更多出于应对政策压力,而自身内动力依然不足。报告呼吁港口治污要重内核,需全面提升管理力,真正加强绿色竞争力。

大气污染治理已进深水区,港口污染成“题眼”之一

近年来中国水运行业发展迅猛,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港口中7个都在中国。与此同时,港口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影响不容小觑。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数据显示,我国船舶排放的NOx、PM和HC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比例分别为28.2%、24.2%和19.8%。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的分析表明,中国主要典型港口城市2019年PM2.5年均浓度达标比例为30%,而典型内河港口城市的达标比例仅为11%。

“港口大气污染治理会取得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的效应,”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别研究员刘欢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的第四届清洁柴油机沙龙上介绍道,“我们的研究发现,船舶排放对我国PM2.5年平均贡献最高值可达5.2微克每立方米,在海岸线附近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同时相当大的内陆区域会被影响。”

“管理力”不及“减排力”,“解题”还需培育内动力

“过去几年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港口大气污染的治理是很重视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高级环境研究员成慧慧介绍道,“那么港口治污的现状到底怎样,我们希望通过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给出客观的判断,为港口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助力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2019蓝港先锋》报告共评价了中国船舶排放控制区内的19个典型港口,其中沿海港口全部为2019年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评价体系主要由“减排力”措施和“管理力”措施两大类别构成,前者评估的是该港口对国家已有政策的响应和实施进展,后者则评价了港口在优化减排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自主管理措施。

“从评估结果看到,中国港口普遍管理力不如减排力,这凸显出国内港口更多是出于政策压力而采取行动,但自身的内动力依然不足。”成慧慧分享了她的观察,“这一缺口一方面造成了部分政策要求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时出现了一个现象:即使硬件设施已到位,配套的激励措施和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减排效果。“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传圣指出,美国洛杉矶港、长滩港等国际先进港口主动提升绿色管理能力,除了考虑环境效益,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港口通过能力的要求,同时也产生了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国内许多港口在这些方面需要转变认知,通过提升绿色管理力来提升港口竞争力。”

加强考核管理,释放港口减排潜力

报告还发现,2019年绝大多数港口的干散货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已经达到了《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提出的2020年底岸电泊位建设要求,但是使用率依然很低,其中提出岸电使用鼓励措施的港口寥寥无几。此外,干散货码头的扬尘问题非常突出,从进出港的运输车辆未做好封闭措施,到没有固定或移动的洒水装置等问题频现。

“我们发现,当前政府部门对港口的环保监管比较薄弱,信息统计口径不一致,多个部门都表示不掌握低硫油供应情况,”成慧慧说。“我们建议,对政策已经规定的措施,应强化考核和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以提供外部压力,确保落实到位。”

“地方政府是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主角,”彭传圣提出,“适时采取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措施,初期辅以有吸引力的经济激励措施,将更加便于实现目标。”

根据《2019蓝港先锋》的评分,19个典型港口中,上海港和广州港管理力表现较优;而在减排力得分上,仅有天津港、烟台港、苏州港和芜湖港4个港口信息公开情况较好,获得足够数据支持减排力打分,其中苏州港以93.4分居第一。在该份调研结合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桌面信息收集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工作手法。其中实地调研由本土环保组织自然田、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天津绿领环保)、绍兴市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武汉行澈环保公益发展中心和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实施。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中国主要港口“蓝天行动力”不足,助力蓝天需补“内功”

一点资讯2020-08-27 12:13

2020年8月27日,国际环保组织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北京发布了最新报告《2019蓝港先锋:中国典型港口蓝天行动力评价》,基于“减排力”和“管理力”两个维度共十项措施对中国典型港口开展打分评估。结果显示,“管理力”普遍不及“减排力”,说明国内港口目前的环保措施更多出于应对政策压力,而自身内动力依然不足。报告呼吁港口治污要重内核,需全面提升管理力,真正加强绿色竞争力。

大气污染治理已进深水区,港口污染成“题眼”之一

近年来中国水运行业发展迅猛,港口吞吐量连续多年稳居世界第一,世界十大港口中7个都在中国。与此同时,港口船舶造成的大气污染及其带来的健康影响不容小觑。

《中国移动源环境管理年报2020》数据显示,我国船舶排放的NOx、PM和HC占非道路移动源排放的比例分别为28.2%、24.2%和19.8%。亚洲清洁空气中心的分析表明,中国主要典型港口城市2019年PM2.5年均浓度达标比例为30%,而典型内河港口城市的达标比例仅为11%。

“港口大气污染治理会取得空气质量和人群健康的效应,”清华大学环境学院特别研究员刘欢在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举办的第四届清洁柴油机沙龙上介绍道,“我们的研究发现,船舶排放对我国PM2.5年平均贡献最高值可达5.2微克每立方米,在海岸线附近的健康危害尤为明显,同时相当大的内陆区域会被影响。”

“管理力”不及“减排力”,“解题”还需培育内动力

“过去几年出台的各项政策中可以看出,政府对于港口大气污染的治理是很重视的。”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高级环境研究员成慧慧介绍道,“那么港口治污的现状到底怎样,我们希望通过一套科学的评价体系来给出客观的判断,为港口大气污染治理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助力中国城市空气质量全面达标。”

《2019蓝港先锋》报告共评价了中国船舶排放控制区内的19个典型港口,其中沿海港口全部为2019年货物吞吐量排名前十的港口。评价体系主要由“减排力”措施和“管理力”措施两大类别构成,前者评估的是该港口对国家已有政策的响应和实施进展,后者则评价了港口在优化减排效率和精准度方面的自主管理措施。

“从评估结果看到,中国港口普遍管理力不如减排力,这凸显出国内港口更多是出于政策压力而采取行动,但自身的内动力依然不足。”成慧慧分享了她的观察,“这一缺口一方面造成了部分政策要求的措施落实不到位。同时出现了一个现象:即使硬件设施已到位,配套的激励措施和管理水平却跟不上,严重制约了减排效果。“

交通运输部水运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彭传圣指出,美国洛杉矶港、长滩港等国际先进港口主动提升绿色管理能力,除了考虑环境效益,也是为了适应经济发展对港口通过能力的要求,同时也产生了社会效益,增加了就业机会,“国内许多港口在这些方面需要转变认知,通过提升绿色管理力来提升港口竞争力。”

加强考核管理,释放港口减排潜力

报告还发现,2019年绝大多数港口的干散货码头和集装箱码头已经达到了《港口岸电布局方案》提出的2020年底岸电泊位建设要求,但是使用率依然很低,其中提出岸电使用鼓励措施的港口寥寥无几。此外,干散货码头的扬尘问题非常突出,从进出港的运输车辆未做好封闭措施,到没有固定或移动的洒水装置等问题频现。

“我们发现,当前政府部门对港口的环保监管比较薄弱,信息统计口径不一致,多个部门都表示不掌握低硫油供应情况,”成慧慧说。“我们建议,对政策已经规定的措施,应强化考核和管理,鼓励公众参与和监督,以提供外部压力,确保落实到位。”

“地方政府是推动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主角,”彭传圣提出,“适时采取强制靠港船舶使用岸电的措施,初期辅以有吸引力的经济激励措施,将更加便于实现目标。”

根据《2019蓝港先锋》的评分,19个典型港口中,上海港和广州港管理力表现较优;而在减排力得分上,仅有天津港、烟台港、苏州港和芜湖港4个港口信息公开情况较好,获得足够数据支持减排力打分,其中苏州港以93.4分居第一。在该份调研结合了政府信息公开申请、桌面信息收集和实地调研等多种工作手法。其中实地调研由本土环保组织自然田、天津滨海环保咨询服务中心(天津绿领环保)、绍兴市朝露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岳阳市东洞庭生态保护协会、武汉行澈环保公益发展中心和青岛市黄岛区清源环保公益服务中心实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