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国(泰州)医药峰会成功举办

  • 来源 产业经济在线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2-11-22 18:33

“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异军突起,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实现2035建成健康中国宏伟目标?19-20日,2022中国(泰州)医药峰会聚焦疫情防控下“生物药创新与临床研究”,峰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副院长、教授王松灵,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高春芳,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高召兵,台盟社会服务部部长蔡国斌等专家,与60余名研发、生产、临床等领域专家一起交流研讨,为推动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本届峰会由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泰州)医药峰会组委会、农工党中央“同心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基地共同承办。同时,峰会组委会还与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和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归国者同学会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

峰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原一级巡视员杨哲主持,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归国者同学会赵群,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委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分别致辞。

会上,蒋建东、王松灵、高春芳分别以《关注中国原创药》《从口腔走向全身的使者——硝酸盐》《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为题作学术报告,高召兵、顾建新、张继稳、苗拥军、王迎智、郑春阳、孙亦山等嘉宾也分别为大家奉献了精彩报告。

力抓创新“命脉”,加速“原研药”步伐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而现实是,我国95%的药品都是仿制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与会专家认为,必须抓住创新“命脉”,加快“原研药”的研制步伐。

“中国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在他的主旨报告《关注中国原创药》中指出,新药研究起点高,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很多国家做不了原创药,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关注原创药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绩。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50多年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举世闻名,2015年更借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有我国对三氧化二砷的研究,不仅让“砒霜治疗细胞性白血病”成为了可能,更研制出重磅抗白血病药物,收获世界赞誉。

今年7月,首款国产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更成为中国原创药的一大突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蒋建东认为,中国原创药具备三大特点,一是来自天然植物,比如麻黄素是我国第一个从植物里提取的化合物,后来制成结晶药;二是标本兼治,如小檗碱既可实现西药治标的“靶向治疗”,消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又可实现中药治本效果,降血脂、血糖,减少脂肪肝、肠癌的发生;三是现在还在深入研究的化学多组分药物。

如何加速生物“原研药”步伐?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高春芳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给予了大家启示。高春芳说,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在国内外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但其实对于肿瘤的治疗已有160年的研究历史,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真正进入临床也就是近十年,特别是肿瘤免疫疫苗的研究,让更多病人通过治疗获得新生,因为在围绕肿瘤循环各个环节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抗体和阻断剂,这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世界上进入临床的肿瘤免疫疫苗已有230多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治疗与疫苗治疗相结合将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进展。

产业突围,生物药国产化迫在眉睫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近年来,国产替代风潮席卷技术界,各行各业关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加快自主研发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与会专家也一同呼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突围、加速国产化迫在眉睫。

“一定要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副所长,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召兵在演讲《靶向离子通道的药物研发》中,提到两个“切肤之痛”,一是相对于国外的大公司而言,中国的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体系还处于初步阶段,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离子通道药物进行开发的药企;二是在癫痫疾病的治疗方面,国内经常会把癫痫和精神病混淆,患者服用的抗癫痫药还是上一代的,世界最新的抗癫痫药在中国没有普及到最需要的患者身上,而且国内批准的20个抗癫痫药品中,约有30%的药物效果不佳,患者不得不接受类似电击这样的损伤性疗法,“所以我们排除万难,自主研发抗癫痫药物,目前临床效果非常好。”

高召兵认为,靶向离子通道的创新药物研发在中国具有广阔前景。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继稳,则从实用性角度为泰州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支招”。“新药要顺利通过审批,关键在于药用辅料和制剂,当务之急是把药用辅料做好,仅仅使用老辅料是不可能做好的。”张继稳说,药用辅料在剂型内的分布、制剂结构是开展高端制剂反向工程、更是进行制剂创新的突破口,希望中国医药城企业,无论是化学药还是生物药,把自己的药用辅料做好,未来产品上市几十年都可以比较安心,对药物作用充分发挥和增加药效也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对药物的研发中,研究人员经常会因为“思维惯性”步入认知误区,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院长王松灵通过20多年深入研究,颠覆了很多人对硝酸盐的固有印象。“人们一直认为,硝酸盐吃多了对身体有害,甚至致癌,其实恰恰相反。”王松灵说,硝酸盐不但不会对身体有害,相反,对身体有益,它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还能减脂。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甜菜根、菠菜、腊鱼、腊肉、培根等食物中,王松灵认为,这些美食不可错过,但是,要避免亚硝胺的摄入,香烟中亚硝胺含量最高,容易致癌。

数字化国产替代,人工智能是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医疗机械智能化成为了趋势。此次峰会,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和药学委副主任王迎智、郑州安图生物董事长苗拥军、上海元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孙亦山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化作专题报告《手术机器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如何承担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医学实验室的智能化》《医药企业数字化系统的国产替代现状与趋势分析》。

王迎智认为,手术机器人对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手术机器人行业的使命是引领手术机器人进入全自主式智能化时代,“首先,有大量的国家政策支持,在过去5-10年,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手术机器人等,这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另外,国内本土的市场很大,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可观。”

“我国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基础、技术层面均具备优势。”王迎智说,中国全自动手术机器人出口到国外是完全具备可能性的。

对于数字化国产替代,面对一些企业质疑,海外软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产业经验,我们实现自主化机会渺茫,孙亦山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我们是有机会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这些称作新一代数字化技术,而恰恰这些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在美国的软件公司不是很完备,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比如人工智能公司,可以使用低代码的技术解决复杂性问题,我们用新一代技术可以逐步把这些公司的份额慢慢抢回来。”

孙亦山认为,数字化国产替代是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目前迫切要努力赶上的重要方面,“一些医药企业可能网络不是很完备,就要解决第一步快速进入数字化,先让所有的事都能在线上处理,第二步再进入自主研发系统。”

11月20日,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举行“便秘经肛给药治疗”专题发布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张忠涛教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原编辑部主任、卜建红教授,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杨关根,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张卫,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永兵副教授等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便秘经肛给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当天,2022年日中笹川医学奖归国者同学会也在泰州举行专题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主会场设在上海,另在江苏、浙江和江西设立分会场。第一届笹川同学会理事长胡小濛,理事长赵群,日中医学协会事务局次长池田龙也,秘书长李忠金,笹川同学会华东分会会长孙伟,日中医学协会冈田光子等参会。

21日,高春芳、杨哲、蔡国斌、胡小濛、王正洪、刘京徽等嘉宾还前往泰州市中医院进行专题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上海尚艾医疗科技公司的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电子艾灸治疗仪临床试验情况。

据了解,中国(泰州)医药峰会作为高端学术活动,自2016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为己任,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先后邀请30多位两院院士等国内外专家来泰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推动成果转化,为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王馨凤)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2022中国(泰州)医药峰会成功举办

产业经济在线2022-11-22 18:33

“健康中国”战略引领下,泰州生物医药产业如何异军突起,保障“人民健康优先”,实现2035建成健康中国宏伟目标?19-20日,2022中国(泰州)医药峰会聚焦疫情防控下“生物药创新与临床研究”,峰会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主任医师、首都医科大学副院长、教授王松灵,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高春芳,中科院上海药物所副所长高召兵,台盟社会服务部部长蔡国斌等专家,与60余名研发、生产、临床等领域专家一起交流研讨,为推动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献计献策。

本届峰会由泰州市人民政府主办,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工作委员会、中国(泰州)医药峰会组委会、农工党中央“同心助力”大健康产业发展社会服务基地共同承办。同时,峰会组委会还与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和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归国者同学会共同举办专题研讨会。

峰会由科技部重大专项司原一级巡视员杨哲主持,泰州市委副书记汤成快,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日中笹川医学奖学金归国者同学会赵群,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与药学委主任、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分别致辞。

会上,蒋建东、王松灵、高春芳分别以《关注中国原创药》《从口腔走向全身的使者——硝酸盐》《肿瘤免疫治疗进展》为题作学术报告,高召兵、顾建新、张继稳、苗拥军、王迎智、郑春阳、孙亦山等嘉宾也分别为大家奉献了精彩报告。

力抓创新“命脉”,加速“原研药”步伐

作为关系国计民生、经济发展、国家安全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是当今世界创新最为活跃,发展最为迅猛的产业之一,而现实是,我国95%的药品都是仿制药。如何在竞争激烈的生物医药领域拥有一席之地?与会专家认为,必须抓住创新“命脉”,加快“原研药”的研制步伐。

“中国是完全具备这个实力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在他的主旨报告《关注中国原创药》中指出,新药研究起点高,涉及化学、生物学、医学、药学、计算机科学、材料科学等多个学科,很多国家做不了原创药,但自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就一直在关注原创药的研究,取得了卓越成绩。最典型的莫过于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屠呦呦,50多年带领团队攻坚克难,让青蒿素举世闻名,2015年更借此荣获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还有我国对三氧化二砷的研究,不仅让“砒霜治疗细胞性白血病”成为了可能,更研制出重磅抗白血病药物,收获世界赞誉。

今年7月,首款国产口服小分子新冠病毒肺炎治疗药物阿兹夫定获批上市,更成为中国原创药的一大突破。

“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蒋建东认为,中国原创药具备三大特点,一是来自天然植物,比如麻黄素是我国第一个从植物里提取的化合物,后来制成结晶药;二是标本兼治,如小檗碱既可实现西药治标的“靶向治疗”,消炎、调节中枢神经系统等,又可实现中药治本效果,降血脂、血糖,减少脂肪肝、肠癌的发生;三是现在还在深入研究的化学多组分药物。

如何加速生物“原研药”步伐?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中国医师协会常委、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全军肛肠外科研究所名誉所长高春芳用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的进展,给予了大家启示。高春芳说,肿瘤免疫治疗目前在国内外是最活跃的一个领域,但其实对于肿瘤的治疗已有160年的研究历史,而肿瘤免疫治疗研究真正进入临床也就是近十年,特别是肿瘤免疫疫苗的研究,让更多病人通过治疗获得新生,因为在围绕肿瘤循环各个环节的研究中,发现了许多新的抗体和阻断剂,这可能会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内容之一。目前,世界上进入临床的肿瘤免疫疫苗已有230多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肿瘤治疗与疫苗治疗相结合将会是一个划时代的进展。

产业突围,生物药国产化迫在眉睫

科技自立自强是国家强盛之基、安全之要,高端制造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支撑,推动我国制造业转型升级,建设制造强国,必须加强技术研发,提高国产化替代率,把科技的命脉掌握在自己手中,国家才能真正强大起来。

近年来,国产替代风潮席卷技术界,各行各业关于打破国外技术封锁,加快自主研发技术的呼声越来越高。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时代,与会专家也一同呼吁,生物医药产业实现突围、加速国产化迫在眉睫。

“一定要尽快突破‘卡脖子’技术,实现自主创新。”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副所长,原创新药研究重点实验室主任高召兵在演讲《靶向离子通道的药物研发》中,提到两个“切肤之痛”,一是相对于国外的大公司而言,中国的离子通道药物研发体系还处于初步阶段,国内还没有专门针对离子通道药物进行开发的药企;二是在癫痫疾病的治疗方面,国内经常会把癫痫和精神病混淆,患者服用的抗癫痫药还是上一代的,世界最新的抗癫痫药在中国没有普及到最需要的患者身上,而且国内批准的20个抗癫痫药品中,约有30%的药物效果不佳,患者不得不接受类似电击这样的损伤性疗法,“所以我们排除万难,自主研发抗癫痫药物,目前临床效果非常好。”

高召兵认为,靶向离子通道的创新药物研发在中国具有广阔前景。

中科院上海药物所研究员、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药用辅料质量研究与评价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张继稳,则从实用性角度为泰州众多生物医药企业“支招”。“新药要顺利通过审批,关键在于药用辅料和制剂,当务之急是把药用辅料做好,仅仅使用老辅料是不可能做好的。”张继稳说,药用辅料在剂型内的分布、制剂结构是开展高端制剂反向工程、更是进行制剂创新的突破口,希望中国医药城企业,无论是化学药还是生物药,把自己的药用辅料做好,未来产品上市几十年都可以比较安心,对药物作用充分发挥和增加药效也会起到比较重要的作用。

在对药物的研发中,研究人员经常会因为“思维惯性”步入认知误区,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学部委员、首都医科大学副院长王松灵通过20多年深入研究,颠覆了很多人对硝酸盐的固有印象。“人们一直认为,硝酸盐吃多了对身体有害,甚至致癌,其实恰恰相反。”王松灵说,硝酸盐不但不会对身体有害,相反,对身体有益,它能有效预防骨质疏松,还能减脂。

硝酸盐广泛存在于甜菜根、菠菜、腊鱼、腊肉、培根等食物中,王松灵认为,这些美食不可错过,但是,要避免亚硝胺的摄入,香烟中亚硝胺含量最高,容易致癌。

数字化国产替代,人工智能是趋势

随着信息技术发展,医疗机械智能化成为了趋势。此次峰会,农工党中央生物技术和药学委副主任王迎智、郑州安图生物董事长苗拥军、上海元恒信息技术有限公司CEO孙亦山分别围绕人工智能、数字化作专题报告《手术机器人的历史、现状与未来——中国如何承担医疗人工智能发展的责任与使命》《医学实验室的智能化》《医药企业数字化系统的国产替代现状与趋势分析》。

王迎智认为,手术机器人对医疗行业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中国在手术机器人行业的使命是引领手术机器人进入全自主式智能化时代,“首先,有大量的国家政策支持,在过去5-10年,国家出台了大量政策支持人工智能,支持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手术机器人等,这是行业发展的机遇。另外,国内本土的市场很大,企业发展的利润空间可观。”

“我国在人工智能的产业基础、技术层面均具备优势。”王迎智说,中国全自动手术机器人出口到国外是完全具备可能性的。

对于数字化国产替代,面对一些企业质疑,海外软件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和产业经验,我们实现自主化机会渺茫,孙亦山通过多年的工作经验,认为,我们是有机会的。“人工智能、互联网、云计算,这些称作新一代数字化技术,而恰恰这些新一代数字化技术在美国的软件公司不是很完备,这个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机会,比如人工智能公司,可以使用低代码的技术解决复杂性问题,我们用新一代技术可以逐步把这些公司的份额慢慢抢回来。”

孙亦山认为,数字化国产替代是药企发展的必经之路,也是时代的要求,更是目前迫切要努力赶上的重要方面,“一些医药企业可能网络不是很完备,就要解决第一步快速进入数字化,先让所有的事都能在线上处理,第二步再进入自主研发系统。”

11月20日,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举行“便秘经肛给药治疗”专题发布会,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会长、中国卫生法学会会长高春芳教授,首都医科大学北京友谊医院普外科主任,主任医师、副院长张忠涛教授,《中华胃肠外科杂志》原编辑部主任、卜建红教授,浙江省杭州市第三人民医院主任医师、二级教授杨关根,海军军医大学附属长海医院肛肠外科主任、教授,中国医师协会肛肠医师分会副会长张卫,上海浦东新区人民医院微创外科副主任医师王永兵副教授等出席会议。会上发布了《便秘经肛给药治疗中国专家共识(2022)版)》。

当天,2022年日中笹川医学奖归国者同学会也在泰州举行专题研讨会,会议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主会场设在上海,另在江苏、浙江和江西设立分会场。第一届笹川同学会理事长胡小濛,理事长赵群,日中医学协会事务局次长池田龙也,秘书长李忠金,笹川同学会华东分会会长孙伟,日中医学协会冈田光子等参会。

21日,高春芳、杨哲、蔡国斌、胡小濛、王正洪、刘京徽等嘉宾还前往泰州市中医院进行专题考察调研,详细了解上海尚艾医疗科技公司的中医药科技创新项目电子艾灸治疗仪临床试验情况。

据了解,中国(泰州)医药峰会作为高端学术活动,自2016年10月创办以来,一直以促进我国医药产业发展为己任,聚焦生物医药前沿科技,先后邀请30多位两院院士等国内外专家来泰交流,大家集思广益、凝聚共识,推动成果转化,为泰州大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王馨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