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视了这两点,难怪近视度数涨得快

  • 来源 消费时报网
  • 作者
  • 日期 2021-04-26 20:44

小轩(化名)今年6岁。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视力检查中,发现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为4.8、4.7,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常视力应大于或等于4.9。拿着“视力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的结果单,爸爸心想抽空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但是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小轩主要跟着爷爷奶奶,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搁置。等到下一学期的学校视力检查时,发现小轩的近视度数已经到400度了。

在门诊,这样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导致没能及时发现或控制孩子近视进展的例子很多。尽管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组织视力检查,但总有家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检查结果,导致再检查时孩子近视度数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那么,如何避免呢?听听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唐琰医生的建议吧!

01定期视力检查

小朋友的身体发育快,眼部发育和视力变化也很快。这学期检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中间也可能因为用眼过度,或者用眼姿势不良,导致量变引起质变。

建议从3岁开始,每3~6个月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一次视光检查。

02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详细了解眼部屈光变化,及时掌握屈光发育情况,建立完善屈光发育档案,对预防和控制近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通过客观的数据记录,可以及早发现屈光异常情况,如是否存在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

其次,在正规的视光检查流程中,除了基本的验光之外,医生还会同时检查孩子的眼位、视功能、眼底等,以排查存在斜弱视及其他眼病的可能;

再者,通过对数据变化的趋势分析,可以提早发现近视苗头,进而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并控制其发生发展。

唐琰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别让你的小疏忽,变成孩子眼睛的大遗憾。

关于近视防控,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咨询,或者留言给我们!

参考文献:

[1]褚仁远,瞿小妹."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础步骤."中华眼科杂志 .(2009):577-579.

[2]梅颖."儿童近视防、控三板斧之屈光发育档案."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125.

[3]熊瑛."近视了,怎样控制度数加深?."家庭医学(新健康).(2007):22-23.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忽视了这两点,难怪近视度数涨得快

消费时报网2021-04-26 20:44

小轩(化名)今年6岁。在一次学校组织的视力检查中,发现左右眼裸眼视力分别为4.8、4.7,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常视力应大于或等于4.9。拿着“视力异常,建议及时到正规医院接受进一步检查”的结果单,爸爸心想抽空一定要带孩子去医院看看。

但是因为父母工作繁忙,平时小轩主要跟着爷爷奶奶,这件事情很快就被搁置。等到下一学期的学校视力检查时,发现小轩的近视度数已经到400度了。

在门诊,这样因为家长的不重视,导致没能及时发现或控制孩子近视进展的例子很多。尽管现在很多学校都有组织视力检查,但总有家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忽视了检查结果,导致再检查时孩子近视度数已经到了很高的地步。那么,如何避免呢?听听北京爱尔英智眼科医院视光科唐琰医生的建议吧!

01定期视力检查

小朋友的身体发育快,眼部发育和视力变化也很快。这学期检查正常,并不意味着从此就能高枕无忧。中间也可能因为用眼过度,或者用眼姿势不良,导致量变引起质变。

建议从3岁开始,每3~6个月带孩子前往医院进行一次视光检查。

02建立屈光发育档案

详细了解眼部屈光变化,及时掌握屈光发育情况,建立完善屈光发育档案,对预防和控制近视是非常有必要的。

首先,通过客观的数据记录,可以及早发现屈光异常情况,如是否存在高度远视、近视、散光、弱视等;

其次,在正规的视光检查流程中,除了基本的验光之外,医生还会同时检查孩子的眼位、视功能、眼底等,以排查存在斜弱视及其他眼病的可能;

再者,通过对数据变化的趋势分析,可以提早发现近视苗头,进而及早采取措施,预防并控制其发生发展。

唐琰医生提醒广大家长朋友们,视力检测要重视,健康档案留记录。别让你的小疏忽,变成孩子眼睛的大遗憾。

关于近视防控,如果您有更多的疑问,可点击“阅读原文”咨询,或者留言给我们!

参考文献:

[1]褚仁远,瞿小妹."建立儿童屈光发育档案是预防近视的基础步骤."中华眼科杂志 .(2009):577-579.

[2]梅颖."儿童近视防、控三板斧之屈光发育档案."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2016):125.

[3]熊瑛."近视了,怎样控制度数加深?."家庭医学(新健康).(2007):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