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何为:发现自我,成为自我

  • 来源 腾讯网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4-11-01 11:17

书号:ISBN 9787301355411

作者:席酉民,韩巍,李娜 主编

装帧:精装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书中的讲述者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行业、地域,都在努力捕捉回忆里“被唤醒”的那些瞬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验。本书将给正在接受教育,或者子女正在接受教育的读者带来启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管理何为:一个“理想主义”践行者的人生告白》的姊妹篇,以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和谐管理理论创始人席酉民教授与其多代弟子的真实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经由开悟、修炼朝向自我和豁然的师门教育图景,展示了“师门”这一历史悠久的教育小生态在新时代中的特殊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五十位讲述者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行业、地域,努力捕捉回忆里“被唤醒”的那些瞬间,总结自己的成长路程,并从各自的视角窥探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什么,以及教育为了什么。

作者简介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资深教授。经由本科阶段物理学的逻辑训练,硕士阶段系统工程的整体观提升,以及博士阶段管理学的人文滋养,席西民教授创立了和谐管理理论(1985),领导创建了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6)并操盘其创新和发展,持续深耕于管理和教育两个领域。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多项,指导研究生近200名,收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国级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韩巍,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韩巍教授对管理知识及其生产的哲学基础有着强烈的好奇和长期的探索。作为一个诠释主义管理研究者,他把管理研究和教学看作一-趟朝向自我的意义追寻之旅,期待更多的同行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创造一-个基于建构的、主体间性的、更关注可能性和想象力的管理研究和管理教育的新世界。

李娜,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数字化教育专业主任、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系副教授、英国国际高等教育资深会士、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副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编委。跨学科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赋予她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文理交叉的思维方式。2022年博士毕业以来专注虚拟学习环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和数字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发表20余篇论文和专著,指导硕博研究生近100名。创立鱼骨数字学习设计法( Fishbone Digital Learning Design),带领团队获得多项科研、教学创新奖。

目 录

第一篇 发现自我

01 教育乃心灵转换 夏静雯 / 003

02 晚生仍在旅途 杨 荣 / 008

03 时光漫步 李 娜 / 013

04 教书育人, 传承热爱 张 琳 / 021

05 师者, 伯乐也 徐立国 / 027

06 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李圭泉 / 035

07 我的开窍时刻 刘 鹏 / 041

08 师者: 言传、 身教、 境教 曹春辉 / 050

09 自我发现之旅: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张晓军 / 055

10 教育是指引方向并鼓励行动 张 华 / 069

11 教育: 怀抱诚意, 努力成 “人” 曾宪聚 / 073

12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张向前 / 082

13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白云涛 / 089

14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王 磊 / 098

15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马 骏 / 101

16 关于教育真谛: 我的感悟与启示 佘丛国 / 104

17 逆俗前行, 无问东西 毕鹏程 / 108

18 “忆” 师 “忆” 友二三事 王洪涛 / 118

19 一席话, 十年书 刘 芳 / 12

第二篇 成为自我

20 “席酉民之问” 与我的实践探索 薄连明 / 131

21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王方胜 / 138

22 命运: 我的求学故事 王 刚 / 146

23 从物理到管理的蜕变 李鹏翔 / 171

24 改变与成长的青春故事 唐方成 / 179

25 可亲可敬的师长 顾 骁 / 185

26 师者, 从此岸到彼岸的摆渡人 尚玉钒 / 191

27 相交的平行线 黄 丹 / 197

28 走过路过, 没有错过 葛 京 / 201

29 多元镜头中的学习与成长感悟 姚小涛 / 209

30 两个 “自负者” 的 “负负得正” 韩 巍 / 216

31 严谨、 创新和信任 郭菊娥 / 229

32 不拘一格 路一鸣 / 237

33 从粉丝到学生的成功转型 韩 平 / 244

34 从锻炼、 历练、 磨炼、 锤炼到修炼 梁 磊 / 249

35 创新意识的培养 柏 杰 / 259

36 体验 “一日为师, 终身为师” 刘晓君 / 263

37 润物无声, 让每个人都拥有偏离轨道的勇气 吴淑琨 / 267

38 认识自我, 让认知更理性 陆晓鸣 / 274

39 师道与悟学 井润田 / 278

40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 学习席老师的教育理念 张建琦 / 286

41 思维养成与文化传承: 师傅带徒弟? 冯耕中 / 290

42 教育工作者要先成为合格的教育体验者 王济干 / 299

43 管理教育之门开启 余晓钟 / 306

第三篇 再思教育

44 陪你走过四载, 人生之幸也 丁洋洋 / 313

45 确认过眼神, 你的眼里有光 祝菲菲 / 322

46 教育的畅想曲: 目的与承诺 Stuart Perrin / 329

47 春风化雨 李春萱 / 339

48 两种不同的人生: 携众前行与孤独呐喊 赵向阳 / 343

49 教育何为: 一个 “过来人” 的点滴感悟 席酉民 / 359

后记 没有反思, 难言教育何为 韩 巍 / 367

书摘

如果我是鱼, 教育让我看到了海、融入了洋:唤醒、 点燃、 熏陶(节选)

席酉民

社会正在发生着大规模、 剧烈、 快速的变化, 再加上通用人工智能的加持, 教育不得不迎接许多新的挑战: 第一, 知识和智识的价值会出现贬损。 人工智能可以帮人们随时随地廉价地获取知识, 未来拥有知识不见得能够创造价值。 第二, 绝大多数人无法突破 AI 的 “中人” 水准, 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将来怎么生活。 其实,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或竞争问题, 而是人机如何协作做更新、 更大的事儿的问题, 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和构建人的技能、 素养、 知识体系。 第三, 对 AI 的依赖可能导致大多数人智识能力下降, 甚至加剧智力的“贫富分化” 。 第四, 知识与智识相关能力内卷会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 内卷就是一种竞争机制, 不是简单的对与错, 关键是怎么评价和利用, 以及使用的场所和方向对不对。 第五, 网红制造的虚幻和人工智能的投喂, 会把不少人锁定在狭窄的舒适领域, 遮蔽其视野, 扭曲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第六, 未来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做很多事情, 甚至能够从事艺术创作, 同时还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那么, 人类将来怎样活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有趣? 这些问题会彻底改变当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历教育, 使得信息和知识贬值, 满足于知道主义 (肤浅脑袋) 已危机四伏, 即知识传授性教育的价值迅速衰减, 素养教育的作用愈发突显, 格局、 想象力、 创造性、 融合能力的孕育和培养更加重要。 教育的目的会从防止人们无知转向如何帮助人们应对越来越不确定、 复杂、 模糊和动荡的世界。 一句话, 未来教育的使命会变得空前伟大。

苏格拉底曾说, 一万次知识灌输, 不如一次内在的唤醒。 我认为, 教育首先是唤醒受教育者内在的动力; 其次是点燃其心底埋藏的激情; 再次是制造平台、 营造环境, 持续指导和支持学生学会学习及成长; 最后还需要以恰当方式为学生健康发展 “护航” , 形成人生必不可少的外在压力或推力, 如创建和完善教育质量 (含必要的纪律和惩戒) 保证体系, 否则不少人会败于自己的惰性而留下遗憾, 或者一味沉溺于牢骚和责难而成为 “怨男怨女” 。

因此, 西浦的校训是 “ Light & Wings” (光和翅膀) : Light 帮学生认清自我和未来、 形成梦想, 而教育帮学生铸就一双强大的逐梦翅膀。 例如, 西浦通过兴趣驱动、 人生规划来释放学生的内在动力, 通过研究导向型学习帮学生学会学习和养成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式, 通过提倡终身学习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心智, 助其梦想成真。 在寻找 “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 行动的策划方案中, 我们将主题确定为 “ Light & Fire” (光与火) , 正是对教育的唤醒和点燃意义的进一步强调! 为了防止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因投机心理或惰性而浪费, 学校还设置了严格的学术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制约和适度施压等外部推力确保内在动力和激情的有效释放。

其实教育重在熏陶, 当西浦三万多名毕业生在全球以杰出表现获得赞誉的时候, 不少人疑惑: 许多西浦学生, 特别是早期几届, 入学成绩并不高, 是什么使他们从 “丑小鸭” 变成 “金凤凰” ? 或者按西浦的说法, 如何 “把 (高考成绩) 一般的孩子变成了不一般的世界公民” ? 我常告诉朋友, 是西浦文化的熏陶和转型机制使然。 随着西浦声名鹊起, 入学门槛不断升高, 进入西浦的学生首先大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从而唤起了奋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 西浦整合东西方文化和优秀实践形成的比较灵活的教育体系, 可以给予学生造梦和追梦的空间, 从而释放了他们的激情。 再次, 西浦的国际化学习环境、 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资源, 使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 “ 在西浦只要你主动就有无穷的资源, 只要你胆大就没有不可实现的梦想” 。 最后, 西浦从做人、学习行为、 未来规划三个维度竭力支持学生转型, 即 “从孩子到年轻的成人再到世界公民,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 从盲目学习到兴趣驱动再到关注人生规划” 。 不仅有理念、 制度、 体系、 师资、 资源的全面支持,就连校园环境和文化也精心设计和营造。 如太仓校园针对融合式教育、 未来大学概念和校园, 以及管理探索的需要, 专门提出了 “ 共享、 共生、 生态、 融合、 未来” 的设计理念。 西浦苏州工业园区校园中, 除了体现东西文化融合的建筑群、 南北学生创意通道等, 还在南校区受捐建造了三座门, 第一座门名为“开悟” , 意即入大学首先是被唤醒、 点燃; 第二座门名为 “ 修炼” , 意思是经过历练方能成长; 第三座门名为 “智慧” , 寓意穿越之, 方能拥有智慧。 另专门复建了一座苏州的老房子, 命名为 “豁然堂” 。 通过 “开悟” “ 修炼” “ 智慧” 三座门, 最后进入 “豁然堂” , 取意于豁然以明, 明白人生要干什么, 对社会应该做什么样的贡献。 我还专门为豁然堂撰记, 以哲思畅想西浦的办学追求, 摘录几段如下:

天地之大, 各有分壤, 自成西东。 西尚科学, 中兴人文。 若东西互补合璧, 可成就世界之光。 时中华复兴之际, 西浦因运而生。 贯通东西, 兼容并蓄, 面向未来, 放眼世界, 创新突破, 以和谐教育引领变革。

万物以道而生, 终归于道。 为解惑明道、 启迪心智, 吾商热心教育人士, 捐建开悟、 修炼、 智慧三门, 入西浦, 穿越之, 升维认知, 融通天地人三才, 汲取万物之精华, 以实现创新性教育之根本: 滋养智慧、 升级心智。 进开悟门, 启智悟理明道唤醒点燃; 经修炼门, 炼身养性修心融会贯

通; 穿智慧门, 优术明道取势豁然顿悟。 和谐囊括东西智慧, 和谐心智引领入豁然堂, 读史开今, 放眼全球, 纵横驰骋, 成就世界公民。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教育何为:发现自我,成为自我

腾讯网2024-11-01 11:17

书号:ISBN 9787301355411

作者:席酉民,韩巍,李娜 主编

装帧:精装

定价:98.00元

出版日期:2024年8月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开本:16开

编辑推荐

书中的讲述者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行业、地域,都在努力捕捉回忆里“被唤醒”的那些瞬间,总结自己的成长经验。本书将给正在接受教育,或者子女正在接受教育的读者带来启发。

内容简介

本书是《管理何为:一个“理想主义”践行者的人生告白》的姊妹篇,以我国著名管理学家、和谐管理理论创始人席酉民教授与其多代弟子的真实故事为主线,为读者勾勒了一幅经由开悟、修炼朝向自我和豁然的师门教育图景,展示了“师门”这一历史悠久的教育小生态在新时代中的特殊人文价值和教育价值。五十位讲述者身处不同的人生阶段、行业、地域,努力捕捉回忆里“被唤醒”的那些瞬间,总结自己的成长路程,并从各自的视角窥探教育的意义——教育是什么,以及教育为了什么。

作者简介

席酉民,西交利物浦大学执行校长、英国利物浦大学副校长、西安交通大学管理学资深教授。经由本科阶段物理学的逻辑训练,硕士阶段系统工程的整体观提升,以及博士阶段管理学的人文滋养,席西民教授创立了和谐管理理论(1985),领导创建了西交利物浦大学( 2006)并操盘其创新和发展,持续深耕于管理和教育两个领域。出版著作30余部,发表论文300余篇,取得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奖10多项,指导研究生近200名,收获“中国青年科学家奖”等多项国级荣誉称号,兼任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联职理事长、教育部工商管理教育指导委员会主任委员等。

韩巍,深圳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主要从事管理基础理论研究,发表相关论文30余篇。韩巍教授对管理知识及其生产的哲学基础有着强烈的好奇和长期的探索。作为一个诠释主义管理研究者,他把管理研究和教学看作一-趟朝向自我的意义追寻之旅,期待更多的同行通过自己的亲身实践去创造一-个基于建构的、主体间性的、更关注可能性和想象力的管理研究和管理教育的新世界。

李娜,西交利物浦大学未来教育学院数字化教育专业主任、人工智能与教育研究中心主任、教育研究系副教授、英国国际高等教育资深会士、European Journal of Education副主编、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编委。跨学科的学习和科研经历赋予她多元化的知识结构和文理交叉的思维方式。2022年博士毕业以来专注虚拟学习环境、人工智能赋能教育和数字游戏化教学的研究,发表20余篇论文和专著,指导硕博研究生近100名。创立鱼骨数字学习设计法( Fishbone Digital Learning Design),带领团队获得多项科研、教学创新奖。

目 录

第一篇 发现自我

01 教育乃心灵转换 夏静雯 / 003

02 晚生仍在旅途 杨 荣 / 008

03 时光漫步 李 娜 / 013

04 教书育人, 传承热爱 张 琳 / 021

05 师者, 伯乐也 徐立国 / 027

06 成为像他一样的人 李圭泉 / 035

07 我的开窍时刻 刘 鹏 / 041

08 师者: 言传、 身教、 境教 曹春辉 / 050

09 自我发现之旅: 在受教育的过程中感悟教育的真谛 张晓军 / 055

10 教育是指引方向并鼓励行动 张 华 / 069

11 教育: 怀抱诚意, 努力成 “人” 曾宪聚 / 073

12 观乎天文以察时变 观乎人文化成天下 张向前 / 082

13 师者, 传道授业解惑也 白云涛 / 089

14 理论与实践的桥梁 王 磊 / 098

15 君子务本, 本立而道生 马 骏 / 101

16 关于教育真谛: 我的感悟与启示 佘丛国 / 104

17 逆俗前行, 无问东西 毕鹏程 / 108

18 “忆” 师 “忆” 友二三事 王洪涛 / 118

19 一席话, 十年书 刘 芳 / 12

第二篇 成为自我

20 “席酉民之问” 与我的实践探索 薄连明 / 131

21 道之所存, 师之所存也 王方胜 / 138

22 命运: 我的求学故事 王 刚 / 146

23 从物理到管理的蜕变 李鹏翔 / 171

24 改变与成长的青春故事 唐方成 / 179

25 可亲可敬的师长 顾 骁 / 185

26 师者, 从此岸到彼岸的摆渡人 尚玉钒 / 191

27 相交的平行线 黄 丹 / 197

28 走过路过, 没有错过 葛 京 / 201

29 多元镜头中的学习与成长感悟 姚小涛 / 209

30 两个 “自负者” 的 “负负得正” 韩 巍 / 216

31 严谨、 创新和信任 郭菊娥 / 229

32 不拘一格 路一鸣 / 237

33 从粉丝到学生的成功转型 韩 平 / 244

34 从锻炼、 历练、 磨炼、 锤炼到修炼 梁 磊 / 249

35 创新意识的培养 柏 杰 / 259

36 体验 “一日为师, 终身为师” 刘晓君 / 263

37 润物无声, 让每个人都拥有偏离轨道的勇气 吴淑琨 / 267

38 认识自我, 让认知更理性 陆晓鸣 / 274

39 师道与悟学 井润田 / 278

40 以学生为中心的开放式教育: 学习席老师的教育理念 张建琦 / 286

41 思维养成与文化传承: 师傅带徒弟? 冯耕中 / 290

42 教育工作者要先成为合格的教育体验者 王济干 / 299

43 管理教育之门开启 余晓钟 / 306

第三篇 再思教育

44 陪你走过四载, 人生之幸也 丁洋洋 / 313

45 确认过眼神, 你的眼里有光 祝菲菲 / 322

46 教育的畅想曲: 目的与承诺 Stuart Perrin / 329

47 春风化雨 李春萱 / 339

48 两种不同的人生: 携众前行与孤独呐喊 赵向阳 / 343

49 教育何为: 一个 “过来人” 的点滴感悟 席酉民 / 359

后记 没有反思, 难言教育何为 韩 巍 / 367

书摘

如果我是鱼, 教育让我看到了海、融入了洋:唤醒、 点燃、 熏陶(节选)

席酉民

社会正在发生着大规模、 剧烈、 快速的变化, 再加上通用人工智能的加持, 教育不得不迎接许多新的挑战: 第一, 知识和智识的价值会出现贬损。 人工智能可以帮人们随时随地廉价地获取知识, 未来拥有知识不见得能够创造价值。 第二, 绝大多数人无法突破 AI 的 “中人” 水准, 所有人都需要思考将来怎么生活。 其实,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替代或竞争问题, 而是人机如何协作做更新、 更大的事儿的问题, 因此需要重新认识和构建人的技能、 素养、 知识体系。 第三, 对 AI 的依赖可能导致大多数人智识能力下降, 甚至加剧智力的“贫富分化” 。 第四, 知识与智识相关能力内卷会进一步加剧。 实际上, 内卷就是一种竞争机制, 不是简单的对与错, 关键是怎么评价和利用, 以及使用的场所和方向对不对。 第五, 网红制造的虚幻和人工智能的投喂, 会把不少人锁定在狭窄的舒适领域, 遮蔽其视野, 扭曲其价值观与意识形态。 第六, 未来人工智能能够取代人类做很多事情, 甚至能够从事艺术创作, 同时还可以延长人的寿命, 那么, 人类将来怎样活得更有意义和更加有趣? 这些问题会彻底改变当下以知识传授为主的学历教育, 使得信息和知识贬值, 满足于知道主义 (肤浅脑袋) 已危机四伏, 即知识传授性教育的价值迅速衰减, 素养教育的作用愈发突显, 格局、 想象力、 创造性、 融合能力的孕育和培养更加重要。 教育的目的会从防止人们无知转向如何帮助人们应对越来越不确定、 复杂、 模糊和动荡的世界。 一句话, 未来教育的使命会变得空前伟大。

苏格拉底曾说, 一万次知识灌输, 不如一次内在的唤醒。 我认为, 教育首先是唤醒受教育者内在的动力; 其次是点燃其心底埋藏的激情; 再次是制造平台、 营造环境, 持续指导和支持学生学会学习及成长; 最后还需要以恰当方式为学生健康发展 “护航” , 形成人生必不可少的外在压力或推力, 如创建和完善教育质量 (含必要的纪律和惩戒) 保证体系, 否则不少人会败于自己的惰性而留下遗憾, 或者一味沉溺于牢骚和责难而成为 “怨男怨女” 。

因此, 西浦的校训是 “ Light & Wings” (光和翅膀) : Light 帮学生认清自我和未来、 形成梦想, 而教育帮学生铸就一双强大的逐梦翅膀。 例如, 西浦通过兴趣驱动、 人生规划来释放学生的内在动力, 通过研究导向型学习帮学生学会学习和养成正确的事业发展方式, 通过提倡终身学习来促使学生不断提升心智, 助其梦想成真。 在寻找 “新时代中国杰出教育家” 行动的策划方案中, 我们将主题确定为 “ Light & Fire” (光与火) , 正是对教育的唤醒和点燃意义的进一步强调! 为了防止年轻人的聪明才智因投机心理或惰性而浪费, 学校还设置了严格的学术质量保证体系, 通过制约和适度施压等外部推力确保内在动力和激情的有效释放。

其实教育重在熏陶, 当西浦三万多名毕业生在全球以杰出表现获得赞誉的时候, 不少人疑惑: 许多西浦学生, 特别是早期几届, 入学成绩并不高, 是什么使他们从 “丑小鸭” 变成 “金凤凰” ? 或者按西浦的说法, 如何 “把 (高考成绩) 一般的孩子变成了不一般的世界公民” ? 我常告诉朋友, 是西浦文化的熏陶和转型机制使然。 随着西浦声名鹊起, 入学门槛不断升高, 进入西浦的学生首先大都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待, 从而唤起了奋发学习的内在动力。其次, 西浦整合东西方文化和优秀实践形成的比较灵活的教育体系, 可以给予学生造梦和追梦的空间, 从而释放了他们的激情。 再次, 西浦的国际化学习环境、 先进的理念和丰富的资源, 使得大部分学生都知道, “ 在西浦只要你主动就有无穷的资源, 只要你胆大就没有不可实现的梦想” 。 最后, 西浦从做人、学习行为、 未来规划三个维度竭力支持学生转型, 即 “从孩子到年轻的成人再到世界公民, 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再到研究导向型学习, 从盲目学习到兴趣驱动再到关注人生规划” 。 不仅有理念、 制度、 体系、 师资、 资源的全面支持,就连校园环境和文化也精心设计和营造。 如太仓校园针对融合式教育、 未来大学概念和校园, 以及管理探索的需要, 专门提出了 “ 共享、 共生、 生态、 融合、 未来” 的设计理念。 西浦苏州工业园区校园中, 除了体现东西文化融合的建筑群、 南北学生创意通道等, 还在南校区受捐建造了三座门, 第一座门名为“开悟” , 意即入大学首先是被唤醒、 点燃; 第二座门名为 “ 修炼” , 意思是经过历练方能成长; 第三座门名为 “智慧” , 寓意穿越之, 方能拥有智慧。 另专门复建了一座苏州的老房子, 命名为 “豁然堂” 。 通过 “开悟” “ 修炼” “ 智慧” 三座门, 最后进入 “豁然堂” , 取意于豁然以明, 明白人生要干什么, 对社会应该做什么样的贡献。 我还专门为豁然堂撰记, 以哲思畅想西浦的办学追求, 摘录几段如下:

天地之大, 各有分壤, 自成西东。 西尚科学, 中兴人文。 若东西互补合璧, 可成就世界之光。 时中华复兴之际, 西浦因运而生。 贯通东西, 兼容并蓄, 面向未来, 放眼世界, 创新突破, 以和谐教育引领变革。

万物以道而生, 终归于道。 为解惑明道、 启迪心智, 吾商热心教育人士, 捐建开悟、 修炼、 智慧三门, 入西浦, 穿越之, 升维认知, 融通天地人三才, 汲取万物之精华, 以实现创新性教育之根本: 滋养智慧、 升级心智。 进开悟门, 启智悟理明道唤醒点燃; 经修炼门, 炼身养性修心融会贯

通; 穿智慧门, 优术明道取势豁然顿悟。 和谐囊括东西智慧, 和谐心智引领入豁然堂, 读史开今, 放眼全球, 纵横驰骋, 成就世界公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