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迪北大医学博士毕业后,成为了女性肿瘤领域一名临床医生,这个领域对医生的专业性要求很高,虽然每个医生入行前已经经历了在学校的寒窗苦读,有了多年积累,但一方面临床治疗有实践性,需要随时在实践中掌握实用技能,另一方面,这个领域的新技术、新理念层不出穷,不随时加强学习就可能落伍,医生们工作很忙碌,要像上学时一样坐下来啃晦涩的学术论文并不现实,另外,医学领域的学术会议和论坛很多,但受众面相对较窄,传统上只有到场的几十上百人能在现场接受新知识,没条件到场的人只能等待信息的逐级传达,低效且存在“跑偏”的可能性。
枯燥的学术知识能不能经过二次加工后变得可读,让临床医生在空余时间里方便地碎片化阅读?权威的学术会议和论坛能不能通过一个平台进行直播,让知识进行没有时差的共享?王晓迪想到了创办一个专门为乳腺领域临床医生提供优质内容的专业网站,把国际上最前沿最权威的学术动向加工成可读性更强的文章,让学术会议在平台上进行直播,达到知识的远程共享。
创办并带领专业团队提供优质前沿内容
带着这样的想法,王晓迪开始寻找投资人,这是一个艰难的过程,她需要不断去游说别人,阐述自己的创意和理念,经过大量尝试,一家投资商对她这一创意蕴含的社会价值和商业价值非常认可,一拍即合,他们投资搭建平台,王晓迪负责联系医生,组建优质内容生产团队。得益于平时在业内人脉的积累和三寸不烂之舌,王晓迪带头组建了一个专业团队,他们本身经过多年学术训练,又经过针对性培训,可以熟练地检索阅读外国权威文献,在线听海内外权威性的会议,从中找出乳腺领域国际上最新的进展,由于他们本身就是该领域的临床医生,对医生最关心什么有不可替代的敏锐嗅觉,可以精准地从大量枯燥的学术内容中提取出符合中国治疗国情和医生、患者需求的“接地气”的知识,然后把这些专业的内容转换加工成可读性较强的文字。
作为一名临床医生,平时的工作就已经很忙,王晓迪把自己几乎所有的业余时间都投入到创意落地上,她自己会给网站写文章,还相当高产,还要认真审稿件,制定发表计划,作为带头人,她还需要对自己组建的医学团队进行培训与管理,为了扩大微网站的影响,还要与其他医学媒体进行合作,互相关注及转载。内容来源上,王晓迪积极与专业学会合作,报道专业会议;同时报道学会在业内的工作,报道行业内的新闻,比如医药新政策改革等,据了解,专业协会和学会对于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学习和交流组织,可以和学会合作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业内的权威性与领导力。这也并不容易,比如最开始和专业学会合作分享他们的内容,也遇到过不理解,王晓迪都付出了繁复的沟通去克服这些障碍。
“做乳腺领域的可汗学院,帮助医生,造福患者”
在王晓迪的牵头带动下,这一平台自上线以来受到了从事乳腺肿瘤诊疗的医生专家,药品研发的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好评。目前固定关注的从业人员已逾万名,其中涵盖了全国主要城市中从事乳腺癌治疗的医生。发布专业文章两百余篇,累积阅读量接近百万次。文章内容受到国内多家医疗专业媒体的转载及引用,并受到中国临床肿瘤学会等会议平台的关注和转载。更让王晓迪欣慰的是,她最初设想的平台的社会价值已经得到了体现,通过平台让大家高效获得知识,接受继续教育,同时更大效率利用了社会资源,节约了教育成本,真正做到了她心中“可汗学院”的模样。
此外,这一平台也有利于医疗、医药行业的良性循环,由于平台聚焦临床医生最关注的的专业内容,药物企业看到后,也会了解现在医生关注的点是什么,形成行业的互动,平台在商业价值上也有很大潜力。
王晓迪没有满足于现在的成就,她希望未来能在扩大读者人群的同时,作为医生向患者传递专业资讯的教育工具,还积极寻求合作开拓新业务,在目前医学快讯、视频和会议直播的基础上,有更全方位的功能,比如与医疗人工智能企业、医学数据的电子平台等平台或企业合作,开发相关功能。她介绍,这些也是贯彻平台的理念,全面助力医生的工作,不但帮助医生通过各种渠道获取专业知识进行学习,通过这个平台可以管理患者数据,查询医学数据,查询临床研究信息等,也可以帮助医生的科研工作,最终目的是做医生的“良师益友”,造福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