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描傅光明
闻鸡起舞 光明在前
走过来步履矫健,看上去精神饱满,一开口中气十足,举手投足,意气风发;待人接物,和蔼可亲。
这是掌舵圣农集团38年的傅光明先生给人的第一个个人印象。
谈到企业发展,言必感谢党的领导,感谢政府的支持——牢记使命,不忘初心,这是傅光明先生给人的第二个企业印象。
谈到行业发展,言必坚持白羽肉鸡自主育种,要实现白羽肉鸡从“引进来”到“走出去”的重大历史转变,这是傅光明先生给人的第三个事业印象。
谈到社会责任,强调“圣农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特别是为贫困地区输血造血”,这是傅光明先生给人的第四个情怀印象。
闻鸡起舞。38年前,傅光明敢为人先,注册了编号顺序为“0001”号的福建省第一家私营公司的营业执照。
光明在前。38年后,圣农用时7年,投资8个多亿,自主研发培育出国内首个白羽肉鸡原种鸡配套系——SZ901配套系,打破西方技术垄断,为圣农的未来打开了无限广阔的想象空间。
圣农,不仅仅是一家农业企业,也不仅仅是一家中国企业。圣农的目标,是做一家千亿级、世界级的食品企业——这是多次在人民大会堂开幕的中国食品安全年会上,作为领誓人的傅光明先生制定的企业“十四五”发展目标。
因为相信,所以看见
——光明在前!
印象圣农
圣农集团创建于1983年,是全国同行业现代化程度最高、规模最大的,集原种研发、饲料加工、种鸡饲养、种蛋孵化、肉鸡饲养、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产品销售、快餐连锁为一体的全封闭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目前,集团下辖20多家子公司,其中1家上市公司、1家新三板挂牌公司,经营范围覆盖农牧、食品、冷链物流、投资、能源环保、兽药疫苗、配套七大产业,共有500多个生产基地,员工2.7万人。
截至目前,集团经营业务覆盖肉鸡养殖、肉鸡屠宰加工、食品深加工,主要产品是生鸡肉及深加工鸡肉制品,并主要以分割冻鸡肉、深加工鸡肉制品等产品形式,使产品市场辐射全国各地。
近几年,虽然受到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和非洲猪瘟疫情、新冠肺炎疫情等多方因素影响,但我国肉鸡行业消费企稳回升,产量及价格实现双增长,全产业链实现较好盈利收益;全行业发展模式正在从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特别是圣农集团已率先成功培育出第一代国产白羽肉鸡原种鸡配套系,预期将降低祖代、父母代种鸡苗供应短缺的风险并助力我国肉鸡市场实现更稳定的增长。尤其是圣农开展的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工作,有望实现我国白羽肉鸡从全靠“引进来”到自给自足再到“走出去”的重大转变。
作为亚洲最大的白羽肉鸡企业和中国白羽肉鸡的领军企业,圣农集团无论是企业经营,还是公益事业,凭匠心和毅力,兢兢业业,都卓有成效。
这一切成绩的背后,企业付出了怎样的艰辛?近日,笔者走进光泽县,对话福建圣农集团党委书记、创始人傅光明,听他纵论行业发展,学习企业如何聚焦战略市场,实施精细化管理,培育发展新动能,围绕“打造世界级食品企业”目标加速产业扩张。
打造千亿级白羽肉鸡产业集群
笔者:圣农已经制定打造千亿级白羽肉鸡产业集群的“十四五”发展规划,目前圣农规模是多大?这个目标是建立在什么基础上的?
傅光明:根据企业现在的情况来说,后面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很简单。截至去年,圣农产值已经达到600多亿元,年产能5亿羽鸡产值达600多亿元,10亿羽鸡产值就是1200多亿元,再加上种源业务,1500亿元产值很容易做到。
圣农是世界唯一一个完整配套的产业链,国外也是产业链,但是没有像圣农这么配套完整。现在,圣农正向10亿羽肉鸡产业集群规模进发,按照“铸链条、强配套、抓源头、建集群”的思路,把白羽肉鸡产业作为主导产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打造农牧、食品、冷链物流、投资、能源环保、兽药疫苗、配套七大产业。
圣农的10亿羽肉鸡产业集群不但“纵到深”,而且还“横到边”,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比如,鸡爪可以引进外来企业,做成熟食;碎肉可以作成宠物饲料;鸡骨头可以做软骨素;鸡肝可以做成鸡肝粉;鸡血可以做成血红素。
将来,圣农可能会通过10亿羽肉鸡产业集群引进一些企业进行合作,通过产品深加工实现产业增值,整个产业集群产值可能会突破3000亿元。
笔者:要打造10亿羽肉鸡产业集群,在经营管理上,会有哪些着力点?
傅光明:养鸡最关键是看种鸡的质量怎么样,种鸡质量好就超过别人,这是很明确的。根据这个情况,圣农管理高层专门到厦门封闭式讨论了三天时间。最终得出结论,制定了一个“后五年发展计划”。“十四五”期间,集团将从全球唯一的配套、完整的白羽肉鸡全产业链企业,转型升级为10亿羽白羽肉鸡产业集群。集团产能将由5亿羽增加到10亿羽,排名由全球第7上升到第3;食品销售由53亿增加到130亿元;祖代种鸡产能占国内市场80%,实现国产替代;依托大数据战略,打造“数字圣农”;产业集群年产值达3000亿元。
笔者:这个目标可以说是非常宏伟的,您的自信来源于什么?
傅光明:我的自信有五个方面的因素。
一是有好的接班人。中国企业的未来方向是要做百年企业,国际上很多百年企业基本上都是一代代传承下去的,要做百年企业,接班人是最关键的。圣农未来目标是打造成为市场国际化、品牌国际化、管理国际化、资本国际化的世界级食品企业。如果没有好的接班人,圣农也不敢盲目进行投资。
二是有种源。没有核心竞争力的企业是永远无法发展壮大。种源是中国白羽肉鸡行业的掐脖子工程,中国如果一直没有自己的种源,国外企业一旦停止对中国供应,中国白羽肉鸡行业将面临灭顶之灾。所以,企业要有自己的核心竞争力。之所以圣农敢投资、敢做大,是因为拥有自主育种。
三是有资金。圣农的负债率很低,作为上市公司可以通过定向增发股票的方式募集资金。去年圣农完成利润40多亿元。
四是有人才。圣农拥有贯穿自主育种、孵化、饲料加工、种肉鸡养殖、肉鸡加工、食品深加工、余料转化、产品销售、冷链物流各环节的、完备的全产业链条人才储备。
五是有党的好政策和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好环境。行业和企业发展得益于党和国家的好政策,得益于中国经济持续向好的广阔前景。
只有把上述五个因素结合起来,圣农才具备了往前推的动能和向前发展的可能。
种源是中国白羽肉鸡发展的根本
笔者:圣农的白羽肉鸡自主育种填补了国家的一项空白,在自主育种实践过程中投入了很多,当初为什么非要进行白羽肉鸡自主育种不可?
傅光明:我从事养鸡行业已经38年了,都是养殖白羽肉鸡。38年里,中国种源100%靠进口。最开始一羽祖代种鸡苗鸡售价6美金,现在一羽祖代种鸡苗鸡售价达35美金,从6美金提高到35美金,人家想怎么提价就怎么提价。种源完全依赖进口,价格完全受控于卖方,这是首要原因。
第二,鸡苗的供给数量完全由国外企业单方面说了算,致使中国的白羽肉鸡市场处于一个完全被动受制的局面。我举个例子:前年美国给中国70万套,去年给了100多万套。前年给70万套造成去年整个鸡肉行情大幅度上涨,去年给100多万套导致今年整个鸡肉行情大幅度下跌。结果是国内白羽肉鸡行情将永远处于一个时涨时跌的状态。
第三,中国的鸡病问题。我刚开始从事养鸡的时候,国内鸡病只有两个:一个叫做新城疫,俗称鸡瘟;另一个叫禽霍乱。现在鸡病多达几十种,向世界引种的同时也把外来鸡病引到了中国。
第四,国外对行业的把控不仅仅体现在祖代种鸡苗鸡买卖的表层现象,甚至企图通过“卡脖子”将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的方向完全掌控在自己手上。
所以,圣农用时7年,投资8个多亿,开展原种研发,来选育自己的品种。去年圣农集团自主研发培育出国内首个白羽肉鸡原种鸡配套系——SZ901配套系,率先打破西方技术垄断,补齐了行业短板。
笔者:您这个过程当中碰到哪些问题和困难?
傅光明:我们从零做起,遇到的问题和困难非常多。我印象最深的是,选育工作到第五年的时候,几个国外育种公司的人拿着报道圣农开展白羽肉鸡自主育种的报纸,来到我的办公室,毫无礼节地以停止供种来勒令圣农停止自主育种工作。
笔者:公司的坚持,到现在是否已经产生了回报?
傅光明:实践证明,摒弃外来引种,圣农自主培育出的白羽肉鸡原种鸡完全可以实现自给自足。现在,圣农生产经营所需的祖代种鸡已经实现自给有余,在死淘率、高峰产蛋率、种蛋合格率、孵化率、受精率等主要性能指标优于国外企业培育的品种。从市场角度看,今年1-9月份,在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冲击下,全行业都在亏损,集团旗下圣农发展前三季度仍然实现利润超过18亿元,其原因就在于:第一,有原种,养得好;第二,管理好;第三,产业链比较完整。
到今天为止,圣农生产经营所需原种供给问题得到全部解决。将来,我们还要供应全国,预计后年可满足国内市场需求。
笔者:想必这也是白羽肉鸡国家技术创新中心落户圣农的一个重要原因。关于这个创新中心,您对它未来的规划有什么打算?如何发挥其作用?
傅光明:创新中心主要解决白羽肉鸡的问题,聚集国内资源,攻关两个“瓶颈”:一是准备用三到五年时间培养出国产更优秀的品种,同时超过国际上的品种,打破白羽肉鸡原种长期受制于人的局面。二是解决中国白羽肉鸡的肉质问题。白羽肉鸡肉质问题是普遍存在的,因此,将来要培养出肉质好的品种,适宜中国市场的品种。
种源是最重要、最关键的,是中国白羽肉鸡行业和企业发展的根本。如果没有自主育种,圣农不能实现发展,甚至连白羽肉鸡行业都不能盈利,要受控于他人。
荣誉不仅仅是光环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
笔者:圣农一边做大做强,一边承担了大量社会责任,为国家和社会做了很多贡献。日前,中共十九届中央政治局常委、十三届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亲自为您颁发了2020年全国脱贫攻坚奖(奉献奖),圣农是如何为贫困地区输血的,同时借助企业自身优势为贫困地区造血?
傅光明:圣农为落实国家“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通过“输血为基、造血为本”的一揽子措施,相继投资40亿元建设产业集群,无偿投入5000万元,2017年底使得省级贫困村中坊村实现脱贫摘帽。
圣农通过实实在在的投入,影响和带动了其他民营企业家投身精准扶贫,通过实施医疗保险助困工程、兜底帮扶助学工程、养蜂产业助农工程、充分就业助培工程、民企带村兴农工程,为南平市脱贫事业作出了贡献。38年来,圣农集团累计捐赠善款超过18亿元,集团从未有拖欠工薪现象,员工满意率达95%以上。
作为农业企业,圣农发展到今天已经38年了,得到了全社会的支持。我个人认为,圣农做这些事情是应该的。多为社会做一点事情,社会就会更多支持企业。圣农在光泽县比较落后的山沟里发迹,能做到现在这么大,就是靠党的支持、国家的支持,还有社会各界包括贫困地区贫困农户的支持。所以,圣农有责任为国家分忧,为闽北经济发展、社会公益慈善事业尽心尽力。
笔者:我们也知道您获得了“全国模范退役军人”的称号,能不能分享一下这个荣誉称号背后的故事?
傅光明:我在部队十几年,立功受奖50多次,后来退役回到光泽县,国家领导人颁发的国家级奖项拿了十个。但我的感受是,任何一个奖都是历史,从人民大会堂走出来那一刻,荣誉就是历史了。每拿一个奖都感觉担子更重了,荣誉不仅仅是光环,更是一份责任与担当,因为它代表着企业家对国家、社会的使命感。所以要做得更好,自己还要努力。
笔者:这疫情席卷全球,方方面面都受到了冲击。但圣农在做好自身防控的同时还不忘回报社会,集团党委被评为“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先进集体”,圣农是怎么做的?
傅光明:今年疫情是比较厉害的,白羽肉鸡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碰到了堵点、断点等难题,原料送不进来,下游客户渠道恢复慢,圣农集团遭遇成立38年以来前所未有的困难。通过政企合力,圣农保持了产业链、供应链的稳定性,这是企业稳中求进的基础。同时,公司通过完整、配套全产业链的布局,提升了产业链的竞争力,这是企业逆势而上的法宝。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肉禽行业整体承压,圣农的生产经营得以有序开展,除了依托完整、配套全产业链的布局优势,最重要的是受益于三方面支持:
第一就是依靠党的正确领导。省、市、县党委政府在疫情防控中,为圣农硬核护航、排忧解难。比如,受疫情影响,导致外省籍员工无法返岗,造成工人短缺,光泽县政府从各乡镇调集人员到圣农支援。南平市政府定制包车将云南、贵州籍员工接回圣农,保障圣农不停工,一直处于开工状态。
第二是群众的支持。疫情期间光泽县数千名处于失业状态人员,都跑到圣农上班,当时非常需要这些人,他们的到来正好弥补了圣农用工荒的难题。
1月29日,集团旗下光泽基地、浦城基地、政和基地、资溪基地、镇原基地全面恢复满负荷生产。4月份员工复岗率达100%。当然,圣农集团特有的一体化产业链养殖模式起到了重要作用,为疫情结束后抢占市场奠定基础。
第三是集团党委在疫情暴发第一时间成立了抗疫领导小组。像武汉这样的高危疫情区,党员冲在最前面,运输产品驰援武汉。最困难的仗没人打,党员上去打。在集团党委的领导下,抗疫工作做得很好。2月1日,集团旗下圣农食品有限公司向福建省光彩事业促进会捐赠1000万元,用于全省抗击疫情所需的防护物资采购、医务人员奖励。
在做好疫情防控、复工复产的同时,集团还推动帮扶的村办企业复产复工。2018年创办的光泽县日月星物流有限公司于1月30日正式运行,同样是在2018年投资1100万元兴办的鸡肠子加工厂也在快速运作。
今年在疫情这么重,中国脱贫工作做得这么好,根本原因就在于党的正确领导。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个地方都会谈到脱贫攻坚,对此高度重视。实现脱贫以后,接下来要做的是如何巩固脱贫的成果,如何将全面奔小康、走向现代化做得更好。
做企业要听党的话 跟党走 感恩党
笔者:一路走来,圣农能发展到今天的规模您最大的感触是什么?
傅光明:总的来说,做企业一定要听党的话,跟党走,感恩党。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两个循环”,内循环、外循环,我们也是走这条路。只有靠自己内循环、外循环做得好,中国经济才能发展。
笔者:集团党委在发展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是如何做的?
傅光明:圣农集团的快速发展,总是与“党建”两字密不可分。集团于1994年成立闽北首家非公企业党支部,2004年升格为闽北首家非公企业党委,现有一个党总支、20个党支部,党员500余名。
近年来,圣农集团围绕“党建带群建,群建壮党建”工作目标,认真落实“四带四强”党群工作法(一是坚持带组织、强基础;二是坚持带队伍、强力量;三是坚持带机制、强保障;四是带学习强素质),做到党组织、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团组织活动同部署、同推进、同考核,使党建工作与群团工作实现了优势互补、共建共赢,共同为企业发展做贡献。
圣农集团党委全面围绕实现非公企业党建“双强六好”的总体目标,坚持党企“三融合”,将党建工作写入集团章程,进一步明确党组织在企业中的“法定地位”。
与人才培养相融合,以党建集聚人才。集团坚持实施党员人才“双向培养”工程,党员成为集团发展的中间力量,实现了“党员人才化”和“人才党员化”的双提升。与企业文化相融合,以党建凝聚人心。集团坚持以党组织建设为龙头,引领企业文化建设、劳资和谐、党群共建,做到精细管理“双推进”。与生产经营相融合,以党建引领发展。集团实行党委班子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制度,党委直接参与企业决策,做到协同管理“双引擎”。
2019年在党建工作带动下,企业腾升发展,集团总资产超过170亿元。公益事业累计捐赠超过18亿元。集团先后获得“全国模范职工之家”“全国精神文明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被省委组织部确定为“第一批福建省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建工作实践基地”,被市委组织部确定为“南平市党员教育培训示范基地”。集团党委先后被省、市委组织部授予“基地党建示范”“先进基层党组织”。
一群人在一个地方 为一件事拼了38年
笔者:通过这次疫情,您总结到什么经验可以分享?
傅光明:这次疫情虽然有很大的风险,带来很多问题,但是也带来了很多机遇,所以说风险和机遇是并存的。每一次危机都是企业弯道超车的机遇。在危机中育新机,今年圣农集团将梳理七大产业链的短板,在闽北已经投资20亿元,启动17个项目,在提升产能、补齐短板等方面下功夫。目前按照农业养殖4.0体系要求,完成5个肉鸡饲养场48栋鸡舍的技改扩建,全力提升产能,以集群集约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努力打造世界级食品企业。
笔者:去年您获得了“改革开放40周年百名杰出民营企业家”称号,您理解的企业家精神是什么?
傅光明:圣农的企业文化是“诚信、品质、专一、共赢”。三十多年来,圣农锲而不舍地专注肉鸡产业。与国内养鸡行业普遍采用的“公司+农户”的经营模式不同,圣农从一开始就坚持“自育、自繁、自养、自宰”的全产业链生产模式,所有原种场、饲料厂、孵化厂、祖代父母代种鸡场、商品代肉鸡场、宰杀厂均为集团自有,并建立了完善的食品安全追溯体系,可追溯每一批鸡从种蛋到孵化、到饲料、到饲养、到成品再到宰杀整个生产过程,从而确保了鸡肉安全。
在以鸡肉制品为主的主产业链之外,圣农结合自身产业优势,延伸出利用生产过程中产生的鸡粪、谷壳等废弃物进行有机肥生产和生物质发电,进而开展生态种植和并入国家电网供能的产业链,以及鸡屠宰下脚料开发利用的产业链,真正形成无污染、零废弃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走出一条可持续的现代化肉鸡产业发展之路。
我个人认为,也是所有做企业的人都要永远记住的,一个人一辈子做好一件事就够了。
圣农之所以能把白羽肉鸡产业做到今天这个样子,最大的精神支柱就是长期坚持,38年长期坚持做一件事。用圣农员工的话讲,一群人在一个地方,为了一件事,拼了38年。(文/李涛 陈志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