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政府工作报告》中特别提及,今年重点支持既促消费惠民生又调结构增后劲的“两新一重”建设。其中两“新”之一就是指加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以下简称“新基建”),激发新消费需求、助力产业升级。
在全国人大代表、科大讯飞(002230)董事长刘庆峰向全国人大提交的五份书面建议中,新基建也是其中的关键词。作为来自人工智能产业一线的人大代表,刘庆峰结合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助力复工复产复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建议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在多领域的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人工智能应用,将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落到实处;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增强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在建议办理工作中的应用,提升立法效率。
此外,他今年提交的建议内容还包括:设立中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特色高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持续优化税收政策,提升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等。2020年,脱贫攻坚进入决战决胜之年,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他认为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
A.I.价值明显,建言加快推进人工智能多领域基础设施建设
人工智能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中大显身手,成为我国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的重要法宝,再次证明了大力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战略方向的正确性。继去年两会提出加快确立人工智能作为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重点投资方向后,刘庆峰今年进一步提出《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落实减负增效,推动智慧教育发展的建议》、《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议》、《关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人大”建设的建议》。
A.I.+教育,助力师生减负、因材施教、教育均衡发展――“人工智能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不仅能够实现师生减负,还有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在《关于深化人工智能应用,落实减负增效,推动智慧教育发展的建议》中,刘庆峰建议加大教育领域的新基建投资,将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师生减负和因材施教列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重大专项。
科大讯飞深耕智慧教育16年,开发了一系列适用于各教育场景的智慧教育产品。其中科大讯飞“智学网”,提供备、教、改、辅、研、管全方案,目前已应用于全国16000余所学校,服务师生超过2500万,其智能批改功能帮助老师批改作业时间减少42%。“个性化学习手册”根据学生薄弱点生成个性化“错题集”,并推荐相应的变式题。截至2019年底已覆盖3000余所学校,近700万学生使用,节约学生60%无效学习时间。而通过智慧课堂和智慧空中课堂等产品,乡村孩子也可以上城市里的名师课程,并且可以和老师实时互动。乡村孩子也同样可以享受到大数据技术的便利,有自己的知识图谱和个性化学习方案。推动教育公平发展和质量提升。
A.I.+医疗,助力基层诊疗能力提升,加强公共卫生体系建设――面对当前我国优质医疗资源相对匮乏和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不足的结构性问题,刘庆峰也持续关注,并推进人工智能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为健康医疗产业创造全新的服务模式和手段。在《关于利用人工智能提升基层诊疗能力、强化公共卫生服务的建议》中,他建议复制安徽经验,加快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技术在基层的应用推广,并将人工智能电话机器人作为公共卫生服务手段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提升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2018年3月,安徽省卫生健康委在全国率先应用人工智能辅诊技术,建立覆盖全省的基层诊疗能力提升系统。目前已覆盖省内16个市、61个县的14000余家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30000多名基层医生,惠及4000多万居民。自上线以来,协助医生完成近3500万份电子病历,促使基层电子病历书写规范率从不足20%提升至90%;累计提供4744万条辅助诊断建议,基层诊断合理率从70%提升到88%,自动筛查疑似误诊危重疾病给上级医生审核及干预,为患者提供诊疗闭环服务。
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人工智能也为基层医疗提供有效支撑。北京、湖北、天津、安徽、云南等30多个省市通过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开展新冠肺炎疫情重点人群排查、宣教和无接触式疫情相关数据的采集,累计服务5900万人次。在防疫主战场武汉市,智医助理电话机器人仅用6小时就完成100万居民的筛查随访,提升疫情筛查效率20倍以上。此外,科大讯飞韩语版电话机器人也在驰援国外疫情防控,是韩国中央福祉部唯一认证的智能外呼产品,并在首尔、大邱等地常态化使用。有效提升了基层公共卫生服务效率。
A.I.+办公,为人大会议服务提供技术支持,提高办公、立法效率――目前,在推进复工复产过程中,现场+远程的办公模式对全国人大创新服务和有效运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刘庆峰在《关于应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人大”建设的建议》中认为,充分发挥智能语音技术在简报生成过程中全程记录、音字同步的特点,更好地实现信息共享。为人大会议服务和代表参会提质增效,为促进代表间相互借鉴、交流提供智能化手段。
同时,刘庆峰还建议应用人工智能技术辅助人大立法工作, 提升立法效率。人工智能技术已经在“以审判为中心”的司法改革中发挥了积极作用,建议通过构建智慧立法的应用体系,利用人工智能给出相似法律法规的自动检索和呈现,判断拟立法律法规与已有法规之间是否有相互矛盾。辅助各级人大进行立法资料的智能检索、立法征集意见的筛选分析、法律法规的辅助备案审查。减轻立法工作者负担,提升立法效率。
呼吁设立中国非营利性民办“双特工程”,未来10年建设150个特色专业
根据教育部信息公开数据显示,2019年全国民办本科高校达434所,超过全国本科高校总数1265所的三分之一。目前,民办本科高校已经成为国家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教育资源供给、维持社会公平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基于此,刘庆峰在《关于设立中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特色高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的建议》中提出,参照“双一流”建设和“双高计划”,面向非营利性民办本科高校,设立中国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特色本科高校和特色专业建设工程”,在10年内集中力量建设30所左右非营利性民办高水平特色本科高校和150个左右特色专业,为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竞争力提升提供优质应用型人才资源支撑。
通过“双特工程”的先期引导和支持,将充分发挥民办教育在保障优质教育资源供给中的重要作用;充分发挥人才选拔和退出的灵活性,促进民办本科高校实现高质量可持续发展;加快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产教融合型企业。
持续优化税收政策,鼓励科技企业对无形资产积极投入研发
近年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证监会积极贯彻中央深化改革的战略部署,不断完善股权激励相关政策,连续出台一系列针对科技企业的税收优惠政策。这些政策对激发企业人才创新精神,推进高科技产业发展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但受疫情影响,众多科技企业今年都遭遇了短期的经营困难,如何帮助科技企业渡过难关取得长远发展,企业如何鼓励人才立足长远共克时艰,成为当前背景下的新课题。为进一步支持创新人才和科技企业荣辱与共长期发展,在《关于持续优化税收政策,提升科技企业全球竞争力的建议》中,刘庆峰提出,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七条规定“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10年”修改为“无形资产摊销年限不得低于2年”。 鼓励科技企业在防止卡脖子的源头核心技术上,敢于对无形资产进行投入,促进科技企业技术创新和成(002001)果转化。
科技扶贫,推动脱贫攻坚迈上新台阶
2020年,扶贫攻坚进入最紧要的关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脱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硬任务,要在就业地稳岗就业,要支持扶贫产业恢复发展。科大讯飞积极响应号召,发力“技术扶贫、就业扶贫、教育扶贫、医疗扶贫、推普脱贫”五个方面,依托人工智能等新技术手段,推动脱贫攻坚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技术扶贫”――通过人工智能技术,“让盲人听得见文字,让聋人看得见声音”,2017年科大讯飞发起“三声有幸”扶贫计划,对特殊人群开发团队投入技术、服务等资源达2000万,免费为视障、听障等公益人群在阅读、聊天、社交等场景提供超过5000万次/日的语音服务,累计支持1000多家开发无障碍应用的创业团队。
“教育扶贫”――“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的教育水平是扶贫攻坚战中的最短板,科大讯飞让人工智能走进偏远山区补齐短板,助力乡村教育公平而有质量的发展,促进教育资源均衡。如今,科大讯飞的A.I.教育公益计划至今已陆续走进云南、贵州、四川等50多所学校,完成超过 800 万元捐赠活动。
“医疗扶贫”――面对相对薄弱的医疗资源和广大群众日益提高的就医健康需求,科大讯飞用人工智能普惠基层医疗,为基层医生提供人工智能辅助诊疗服务。目前,科大讯飞“智医助理”已在全国百余个区县,1200多个乡镇级医疗机构,12000多个村级医疗机构,累计提供辅助诊疗服务3300万人次。
对于“脱贫攻坚”和“精准扶贫”,刘庆峰认为既要解决“就业”,更要解决“产业”。人工智能不仅是国家新基建战略的主力军,也是扶贫攻坚的生力军,帮助基层群众全面提升获得感和幸福感,助力国家2020年打赢脱贫攻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