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仁传先生1958年生于安徽省定远县,1983-1988年入黄山书画院,师从李百忍、周彬诸先生,后拜师林散之先生。1986年入中国书法家协会,1997年入中央美院王洪大工作室博士班研修,书艺大进,形成自家工拙并蓄、放而能收的书风。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大展和比赛中获奖,并被人民大会堂、全国政协、钓鱼台国宾馆等多家美术馆和博物馆收藏。主要著作:《张仁传书法作品集》、《张仁传书画作品集》、《张仁传书法选集》、《张仁传书法论文集》、《书法教程》、《文字学概论》、《张仁传诗词选集》等。
少年负壮气,奋烈自有时。自幼就对书法有浓厚兴趣的仁传先生,早期醉心颜柳,苦心专研,后来他又属意八大、石涛及傅山,这对他书风的形成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傅山言,作字先作人,人奇字自古。他在黄山书画院学习时,住过学校旁边的公园,95年为学书画辞去教师职业到北京中央美院学习,又遇重重困难。家境的清苦,学书画之路的困厄,时刻淬炼着他的筋骨,磨练着他的心志。有志者事竟成,只要想,困苦就不是阻碍。仁传先生凭着对书画的热爱,不畏艰苦,潜心参悟恩师教诲,通读体悟中国传统文化,苦钻勤练书画作品,不断提高的内在涵养借着画笔彰显一般。观其书法作品,坚苍简古,清通高旷,既有入世的沉稳,又有出世的宕逸,线条疏朗,笔意流畅,面目清雅,淡泊宁静中饱含山林气息,清新孤绝中尽得闲情逸致。如此个人涵养和书画技艺的不断积淀,那仁传先生所取得的成就便是水到渠成。

访谈期间,年过半百的仁传先生神采奕奕,谈到自己热爱的书画事业更是滔滔不绝,他坐在台上,“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仁传先生的一举一言与他书画作品中传达出的大胸襟不谋而合。从仁传先生身上我们看到艺术的魅力以外,更主要的是学会如何待人、如何接物、如何处事,学会了传道、授业、解惑皆应无欲无求的为人之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