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届江山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 来源
  • 作者 管理员
  • 日期 2024-09-30 16:46

2024年9月29日下午,首届江山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战略”为主题,旨在以关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等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搭建多方参与、互动交流、深度研究、咨政建言的高端综合性平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持续深入、全面多维的研究和交流,全面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具体承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哲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分别承办五个平行分论坛。本届论坛邀请了60多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从多维度阐释论坛主题所蕴含的丰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诠释论坛的初心和使命。

开幕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进行开幕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开幕致辞。

朱永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战略的一条主线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也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力量源泉,揭示了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朱永新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首届“江山论坛”作为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新的起点,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搭建好这一多方参与、互动交流、深度研究、咨政建言的高端综合性平台,为全面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东刚表示,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届“江山论坛”,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战略”,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宣传,答好“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卷”,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要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要立足“六个必须坚持”,推动形成具有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实践创新体系;要立足构建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凝炼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要立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中国范式、中国方案。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平台,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林尚立在主持时表示,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希望我们携手并进、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担当,共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培勇,中央外办原副主任、空军原副司令员陈小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党组成员严文斌,统计学者许宪春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主持。

林毅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来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五个特征,关键就在于各个地方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之下,因地制宜按照各地的比较优势来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此,各地的比较优势将转变为竞争优势,并且,创造大量就业,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互利双赢贸易实现和平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培勇表示,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分配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围绕完善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两个规范”,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完善中国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这是中国分配制度领域的大事件,标志着着眼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分配制度步入了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两个领域兼容、收入流量和财富存量两种调节并重的新征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面调整税收理念、思想和战略,推动中国税收制度迈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齐全、作用更完整、结构更合理的现代税收制度阶段,为促进共同富裕夯实税收制度基础。

陈小工表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我们不能走西方指引的道路,必须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崭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魏建国表示,未来五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具体来看,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从货物贸易型开放到服务贸易型的开放、从产业型开放到制度型的开放,是从单一工业化、城市化走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内传统的商品和流通转向全球全生产要素最佳配置。这要求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资本、技术、人力、土地、信息等全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严文斌表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叙事,一要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构建与世界共知、共情与共享的叙事体系;二要学会宏观战略、微观叙事,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用国际社会听得懂、能理解、可接受的传播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三要主动设置议题,改变西方主流叙事,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不当西方思想的搬运工,在逻辑上紧扣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语境上契合各国发展实际,在视角上聚焦个体喜怒哀乐,进一步归纳提炼中华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更好贴近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

许宪春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是关键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实际,我们应进一步提升初次分配阶段劳动要素回报,增加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收入;进一步完善收入再分配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适时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模,重点提高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与福利;进一步完善收入再分配阶段的税收制度安排,提升所得与财产类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实物社会转移支出对居民福利的提升作用,持续扩大公共教育、医疗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报告发布

论坛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年度报告(2024)》,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青教授发布。报告共十章,首先在前沿部分介绍了新时期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这是我们认识和评估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尺。第二部分回顾了西方现代化面临的各种理论困境和现实的各种挑战。第三部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内涵和鲜明特色。第四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国际比较。第五-九部分分别评估中国式现代化在五个特色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政策建议,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第十部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

平行分论坛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分论坛一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宋月萍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陶涛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许颖,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陆杰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童玉芬,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段成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宋健教授共同参与研讨交流。

本环节着重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应对庞大人口规模带来的挑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现代化道路。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就业、社会保障、 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平行分论坛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分论坛二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致辞,副院长郭瑜教授主持,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劳动经济系罗楚亮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赖德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扬教授,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白晨副教授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通过聚焦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详细阐述研讨中国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探索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打造共享式的现代化模式。

平行分论坛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分论坛三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主持,并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董振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单继刚,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李志军,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程广云,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王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立教授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着重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通过研讨分析文化建设、教育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展示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的综合成效。

平行分论坛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分论坛四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致辞,并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昌敦虎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巡视员周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杨小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秦昌波,南阳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卢忠哲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重点分析中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解读,展示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独特贡献。

平行分论坛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分论坛五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晓琦副教授代表课题小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鸿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教授共同参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教授做分论坛总结。

本环节详细探讨中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全球化理念,避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现代化。通过对中国外交政策与全球合作的分析,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本届论坛充分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及人大国发院的国家高端智库优势,从多维度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显著特征,阐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及其对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做出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本届论坛既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思想探源,也有微观、立体的案例分析,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江山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重点打造的高层品牌论坛之一。论坛邀请到国内60多位政界、学界、智库界、媒体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旨在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创新思想支持;通过构建多元交流与思想对话的平台,增进世界对中国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了解。20余家媒体参会报道。(杨凡欣)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首届江山论坛在京成功举办

2024-09-30 16:46

2024年9月29日下午,首届江山论坛在中国人民大学成功举办。本届论坛以“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战略”为主题,旨在以关于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等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坚持“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搭建多方参与、互动交流、深度研究、咨政建言的高端综合性平台,围绕“中国式现代化”展开持续深入、全面多维的研究和交流,全面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论坛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具体承办,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劳动人事学院、哲学院、生态环境学院和国际关系学院分别承办五个平行分论坛。本届论坛邀请了60多位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科研机构的领导和知名专家学者,从多维度阐释论坛主题所蕴含的丰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和学术价值,诠释论坛的初心和使命。

开幕致辞

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朱永新,中国人民大学党委书记张东刚进行开幕致辞,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主持开幕致辞。

朱永新指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中国式现代化强国战略的一条主线逻辑,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价值旨归。“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重要论述深刻揭示了中国共产党与人民之间的血肉联系,也为我们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也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和力量源泉,揭示了新时代我们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牢牢坚守的根本政治立场,凸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社会主义性质,充分彰显了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初心使命。朱永新强调,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把首届“江山论坛”作为共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新的起点,携手并进、共同努力,搭建好这一多方参与、互动交流、深度研究、咨政建言的高端综合性平台,为全面阐释、广泛宣传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贡献智慧和力量!

张东刚表示,在新中国75周年华诞之际,中国人民大学召开首届“江山论坛”,探讨“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国战略”,旨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的体系化学理化研究阐释宣传,答好“人民就是江山”的“初心卷”,为中国式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深化中国式现代化理论研究,要立足党的百年奋斗历程,深刻阐明中国式现代化的历史必然性;要立足“六个必须坚持”,推动形成具有科学性、整体性、系统性的理论实践创新体系;要立足构建标识性概念、原创性理论,凝炼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理论体系;要立足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为推动人类现代化进程、繁荣世界文明百花园提供中国范式、中国方案。期待与会专家学者以本次论坛为平台,为不断谱写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篇章、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强大力量。

林尚立在主持时表示,新征程上,我们必须牢牢站稳“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根本立场,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深刻洞察人类发展进步潮流,积极回应各国人民普遍关切,为解决人类面临的共同问题作出贡献。希望我们携手并进、凝心聚力、奋发进取,通过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理论内涵和实践路径,深刻领悟中国式现代化“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世界担当,共同回答好中国之问、世界之问、人民之问、时代之问,彰显中国之路、中国之治、中国之理,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主旨发言

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院长林毅夫,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原党委书记高培勇,中央外办原副主任、空军原副司令员陈小工,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兼常务副主任、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新华通讯社原副社长、党组成员严文斌,统计学者许宪春教授发表了主旨演讲。

论坛主旨发言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王轶主持。

林毅夫在主旨演讲中表示,不同于西方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从新结构经济学视角来看,实现中国式现代化这五个特征,关键就在于各个地方在有效市场和有为政府共同作用之下,因地制宜按照各地的比较优势来进行技术创新、产业升级、发展新质生产力。由此,各地的比较优势将转变为竞争优势,并且,创造大量就业,分享发展成果,实现共同富裕,同时,达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通过互利双赢贸易实现和平发展,到本世纪中叶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高培勇表示,作为促进共同富裕的基础性制度,分配制度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居于特别重要的地位。围绕完善分配制度,党的二十大和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正式提出了“两个规范”,即:规范收入分配秩序和规范财富积累机制,为完善中国分配制度指明了方向。这是中国分配制度领域的大事件,标志着着眼于促进共同富裕的中国分配制度步入了收入分配和财富积累两个领域兼容、收入流量和财富存量两种调节并重的新征程。我们要以此为契机,全面调整税收理念、思想和战略,推动中国税收制度迈向形态更高级、功能更齐全、作用更完整、结构更合理的现代税收制度阶段,为促进共同富裕夯实税收制度基础。

陈小工表示,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由西方国家主导的现代化模式,对现代国际关系体系产生了深远影响,使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长期处于不平等地位,给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我们不能走西方指引的道路,必须要走中国自己的道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以来的实践表明,我们党已经找到了在中国实现现代化的正确道路,党的二十大报告全面阐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国特色、本质要求、重大原则等,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了战略部署。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崭新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必将对世界现代化的进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魏建国表示,未来五年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迈向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劲动力。具体来看,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是从货物贸易型开放到服务贸易型的开放、从产业型开放到制度型的开放,是从单一工业化、城市化走向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是国内传统的商品和流通转向全球全生产要素最佳配置。这要求我们建立更加完善的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现资本、技术、人力、土地、信息等全生产要素的最优配置,不断开创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严文斌表示,建构中国式现代化的国际叙事,一要提升国际社会对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解和认知,构建与世界共知、共情与共享的叙事体系;二要学会宏观战略、微观叙事,中国故事、国际表达,用国际社会听得懂、能理解、可接受的传播方式向世界讲述中国式现代化的故事;三要主动设置议题,改变西方主流叙事,做中国价值的构建者,不当西方思想的搬运工,在逻辑上紧扣全人类共同价值,在语境上契合各国发展实际,在视角上聚焦个体喜怒哀乐,进一步归纳提炼中华文化、中国道路和中国模式,更好贴近不同国家的文化习惯、思维方式和话语体系。

许宪春表示,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人民群众的共同期盼,如何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收入分配是关键问题。针对当前我国收入分配实际,我们应进一步提升初次分配阶段劳动要素回报,增加居民投资渠道、提高居民财产收入;进一步完善收入再分配阶段社会保障制度安排,适时适度提高社会保障支出规模,重点提高低保、医疗、教育等救助与福利;进一步完善收入再分配阶段的税收制度安排,提升所得与财产类税收对收入差距的调节力度;进一步发挥政府实物社会转移支出对居民福利的提升作用,持续扩大公共教育、医疗规模,提升服务质量。

报告发布

论坛发布了中国人民大学课题组的研究成果《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年度报告(2024)》,由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副院长(主持工作)刘青教授发布。报告共十章,首先在前沿部分介绍了新时期新阶段党的中心任务和中国式现代化的时间表,这是我们认识和评估整个中国式现代化的一个基本标尺。第二部分回顾了西方现代化面临的各种理论困境和现实的各种挑战。第三部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基本理论内涵和鲜明特色。第四部分对中国式现代化进行了总体性评价和国际比较。第五-九部分分别评估中国式现代化在五个特色方面的进展情况,以及面临的问题挑战、政策建议,并进行了案例分析。第十部分阐述中国式现代化的世界意义并提出政策建议。。

平行分论坛一: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

分论坛一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宋月萍主持。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陶涛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人口规模巨大的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司长杨文庄,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张许颖,北京大学博雅特聘教授陆杰华,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原新,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劳动经济学院教授童玉芬,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教授,中国人口学会会长翟振武,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院长杜鹏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段成荣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人口与健康学院宋健教授共同参与研讨交流。

本环节着重分析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有效应对庞大人口规模带来的挑战,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独特现代化道路。深入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就业、社会保障、 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的实践和经验。

平行分论坛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分论坛二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院长赵忠教授致辞,副院长郭瑜教授主持,劳动人事学院教授、劳动经济系罗楚亮教授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浙江大学共享与发展研究院院长、教授李实,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赖德胜,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发展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房连泉,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社会战略规划研究室副主任关博,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宋扬教授,劳动人事学院社会保障系主任白晨副教授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通过聚焦共同富裕的实践路径,详细阐述研讨中国在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方面的努力与成效,探索如何通过收入分配、社会福利、区域协调发展等政策实现经济增长与社会公平的协调统一,打造共享式的现代化模式。

平行分论坛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

分论坛三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院长臧峰宇主持,并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共中央党校哲学部主任董振华,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所副所长单继刚,国防大学国家安全学院政治理论教研室副主任李志军,首都师范大学哲学系主任程广云,中国历史研究院历史文化传播中心主任、历史研究杂志社副社长王广,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张文喜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王立教授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着重阐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通过研讨分析文化建设、教育提升、精神文明建设等领域的成功经验,展示中国在提高人民生活质量、提升社会道德水准和促进文化繁荣方面的综合成效。

平行分论坛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

分论坛四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院长庞军教授致辞,并代表课题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人民大学生态环境学院昌敦虎教授主持。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原副巡视员周宏春,中国社会科学院生态文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庄贵阳,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郇庆治,生态环境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综合研究部主任杨小明,生态环境部环境规划院战略规划研究所所长秦昌波,南阳市社科联党组成员、副主席卢忠哲共同参与研讨。

本环节重点分析中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生态优先和绿色发展的理念。通过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实践的深入解读,展示中国在生态环境保护、绿色低碳发展等方面的实践经验,探讨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美丽中国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的独特贡献。

平行分论坛五: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分论坛五主理机构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由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翟东升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朱晓琦副教授代表课题小组发布分论坛系列报告《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央党校国际战略研究院副院长吴志成教授,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刘卿,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王鸿刚,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国家安全与治理研究院院长戴长征教授,清华大学国际关系学系赵可金教授共同参与研讨。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刁大明教授做分论坛总结。

本环节详细探讨中国如何在现代化进程中始终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倡导合作共赢的全球化理念,避免以牺牲他国利益为代价的现代化。通过对中国外交政策与全球合作的分析,展示中国式现代化在促进世界和平与合作中的积极作用。

本届论坛充分结合中国人民大学及人大国发院的国家高端智库优势,从多维度深入剖析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内涵和显著特征,阐释“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的重要思想,形成系统研究报告,为中国式现代化发展,及其对全球现代化进程的深远影响,做出了一次有意义的探索。本届论坛既包含政治、经济、人文等领域的思想探源,也有微观、立体的案例分析,为理解中国式现代化发展提供了新颖的视角。

“江山论坛”是中国人民大学重点打造的高层品牌论坛之一。论坛邀请到国内60多位政界、学界、智库界、媒体界的知名专家、学者参与讨论,旨在为国家战略发展提供创新思想支持;通过构建多元交流与思想对话的平台,增进世界对中国治理现代化发展的了解。20余家媒体参会报道。(杨凡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