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0月26日,二十大报告提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2023年《政府工作报告》也强调,要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加快建设新型能源体系。其中,房地产和建筑行业作为能源消耗的重要部门,将是中国绿色转型发展的重要一环。
目前,我国绿色债券发行规模处于全球领先水平。2022年,我国绿色债券发行量高达1.76万亿元,同比增长32.8%,位列全球绿色债券市场发行规模排名前三。
从房地产行业来看,在2021年,中国房企发行绿债规模约为94.3亿元,相较2020年翻了三倍。截至2023年6月,中国绿色债券发行总额约3.2万亿元,但其中房地产行业绿债规模为697.5亿元,不足3%。
因此,就房地产企业而言,虽然绿色债券的发行节奏也很迅速,但总量规模上仍有较大发展空间。
绿债市场发展前景广阔
据统计,内地市场上发行绿债的房企以零违约率的国央企为主,金茂资管、金融街控股和万科已分别发行70亿及以上规模的绿色债券,占发行总量近半数。其它20余家房企也在七年间发行了40多只ABS和中期票据为主的绿色债券,募集资金用于推动建设以住宅和办公楼等绿色建筑项目。
虽然绿债市场已呈现井喷式增长,但并非所有房企都有机会入局。受限于业内ESG概念仍在贯彻初期,且由国央企带头实践,民营房企可用于撬动绿色金融工具的合格资产可谓凤毛麟角。
放眼于海外债券市场,中国房企离岸公司债余额为1,538.1亿美元,绿色债券仅有38.3亿元,赛道较窄。海外发绿债发行主体几乎没有国央企,市场化房企获得一席之地。但由于外国投资者对市场普遍保持谨慎态度,离岸绿债增速大幅放缓,2023上半年的发行规模不及去年同期的十分之一。在这一背景下,“出口转内销”使内地绿债市场获得更大增长,上半年房企发行规模已超过去年全年的三分之二,企业也将重心放在中国内地绿债市场。
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及研究部总监庞溟表示:“目前来看,绿债市场未来发展前景广阔。《绿色债券支持项目目录(2021年版)》的发布提供了清晰的行动指南,很多成功案例也在行业内产生示范意义。绿色转型时期所面临的融资难题,已在绿债市场中有了答案。预计未来将有更多房企投身绿色转型事业,跻身于绿色金融的行列。”
绿色融资为房企带来新路径
自2020 年8 月央行、银保监会等机构实施“三道红线”以来,降杠杆成为房企的主旋律。随着总体融资渠道向房地产行业收紧,绿色融资为房企带来新路径。其优势在于发债额度大、募资用途可补充运营资金、融资成本低,债贷结合增信,同时绿色建筑还能享受减税,发绿债享受贴息等政策优惠。绿债由此在众多融资渠道中脱颖而出,在降低融资成本、增强信用评级的基础上获得高额融资。
目前全国发债房企主体中,信用等级在AA及以上的有449家,仅占一半。房地产行业普通信用债违约风险整体高于其它行业,因此债券票息较高,意味着企业相应需承担的融资成本也更高。但国内市场绿债几乎全部依托国央企,至今保持着零违约率的记录。这些企业信息披露规范且监管力度大,AA及以上评级的主体占70%。因此,整体绿债市场表现出低风险低票息,低融资成本的特点。
除此之外,绿债和可持续发展建设的政策红利正稳步落地。实质性的政策激励措施初见规模,具体表现为各监管机构对于绿债审核纷纷开启“绿色通道”,政府为绿色金融业务贴息,切实推动地方绿色债券市场快速发展。各级地方政府通过发行补助、绿色业务奖励等形式对绿色债券进行专项财政激励。
绿色债券有望为投资者带来更高回报
绿色风险已被纳入主流投资观念的考量中,配置绿色资产成为投资机构风险管理的重要一环。将环境可持续性纳入投资考量范围,可以使投资组合更加多元化,降低投资风险,同时提升投资可持续性、赋能长期价值。受到国际战略共识与国内政策端的强力推动,我国绿色金融市场逐步扩大、市场需求增加,绿色债券的市场价格有望持续上升,为投资人提供了更好的回报机会。
国内绿色金融发展主要由政府牵头、以国央企背景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等国内投资者主导和推广,形成了一套由政策自上而下推动的发展体系。
2022年银保监会印发的《银行业保险业绿色金融指引》详细规定了银行建立有效的绿色金融考核评价体系和奖惩机制。银行绿色金融业务的比例成为考核KPI,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业务正式纳入考核覆盖范围。其评价结果将纳入央行金融机构评级,从而实现头部银行在风险可控的情况下,增加对绿色金融的投入。
目前,各机构正在呼吁国内落地绿债的资本利得税实际的税收减免措施。预计在投资测利好政策落地后,绿债市场供需关系将得到进一步改善。
绿色、低碳、环保,是房地产行业顺应时代发展、完成转型升级的“必修课”。仲量联行华北区研究部负责人米阳表示:“以ESG评价体系为导向的绿色金融,可以助力符合条件的绿色地产项目提升融资优势、拓宽融资渠道、降低融资成本、试错成本与合规成本,使相关利益方更多地享受到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绿色金融的支持和随之而来的良好的投资回报,践行“绿色+建筑+科技”的绿色发展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