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企如何玩转金融创新?

  • 来源 和讯网
  • 作者
  • 日期 2018-06-21 15:29
趋于常态化的房地产调控,在近年来让许多房企都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40家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451.17亿元,环比4月减少41.34%,融资总额更是自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IPO也持续处于收紧状态,目前在上交所排队的5家房地产拟IPO企业,均较3月再次出现了审核排序下滑,最大下滑幅度达到了16位。

上市融资举步维艰,债权融资也不容乐观。受国内政策影响,2017年地产企业债券融资量较前2年大幅下跌,全年总融资额1264.9亿元,仅为2016年的16.9%。仅在今年6月,已有近10家房地产企业陆续中止了公司债发行,涉及金额接近500亿元。至于海外融资,由于美国加息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加重着房地产企业还贷负担,也持续影响着相关海外债券投资者信心。加上5月出台的《关于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防范外债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加大限制了地方政府对市场化融资的担保,大大增添了企业海外债券融资备案难度。

除此以外,房企还在面临着融资贵问题。银行贷款渠道的收紧,造成间接融资与信托融资成本一应增长,仅在债券市场,2017年四季度AAA级加权利率已达到5.92%,比2016年整整提高出1.63个百分点。有地产领域专家表示,高杠杆是目前诸多房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的金融监管意在去杠杆、防过热,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预计地产调控或成为短期常态,2018年整体融资成本可能在2017年基础上还有50-100BP左右的上升。

各方的围堵,让房地产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当前发展模式,除了融资渠道的拓展,运营模式也成为了不少企业调整的内容。有业内人士表示,为适应新经济体系下地产金融发展需求,部分房企已率先开展金融创新,“产融结合”模式便是其中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产融结合”模式中,金融机构业务可直接与房企发展需求挂钩,针对性进行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低成本助力滞缓项目、难点项目运营。同时,伴以多方投资者的引入,地产项目风险能被有效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目前业内主要采取直接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参股金融机构及分阶段引入合作基金等方式,具体落地“产融结合”。而随着房企对“产融结合”的逐渐重视,近年来成熟项目案例也在不断增多。2014年,龙湖地产通过与CPPIB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苏州时代天街商业地产项目,在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同时,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为后期商业运营价值提升奠定了基础。2015年,绿地集团创设子公司绿地金融,独立开展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类金融业务等,不仅有效引导了绿地存量资源发展,也形成了独立营收能力,成为了绿地集团此后发展的新增长点。

通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保国表示,以“产融结合”模式为核心,金融机构与房企可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在融资方面,相关渠道可由传统银行信贷、债券融资拓展至私募基金、保险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形成更为全面的资金结构。同时,通过将地产资源与金融模式的匹配,更多的金融创新内容得以呈现,这将有助于企业利润多元化构建,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然而,开展“产融结合”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金融创新的背后,运营难度也相应提升。例如在金融业务拓展中,房企不可避免的将加大金融项目投入,由此或极易导致产业的虚拟化,一旦面临金融行业风险,将牵连实体产业遭受冲击。此外,地产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往往需要优秀的顶层设计团队及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我国目前在该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相关复合型人才及业务模式的培养也有待时间的积累。

“产融结合”的开展应重点着力于既有资源的整合、产品设计及渠道拓展,既要适当创新,也要贴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张保国这样认为。以商业物业发展为例,初期阶段可重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开展基于物业服务的社区理财、贷款等内容。而在中后期,随着运营模式及渠道的成熟,企业可开展结构化物业价值提升,打包形成租金收益ABS、物业费ABS等,引入更多参与方,形成高效的资金周转,并借此向着轻资产及长线发展模式进发。

在张保国眼中,金融创新是企业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在房地产行业,“产融结合”模式引领的解决方案未来或能在更多领域进行全面推广。据了解,通江投资集团始终将“产融结合”模式作为战略发展核心,在地产领域及多类产业领域,不断探索金融业务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以期更好的将金融创新动力注入传统产业的改革升级进程中。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大门的逐渐打开,更多更全面的金融创新或将登陆国内市场,金融领域与各类产业亦能借此碰撞出更多的火花。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房企如何玩转金融创新?

和讯网2018-06-21 15:29

趋于常态化的房地产调控,在近年来让许多房企都过上了“勒紧裤腰带”的日子。

数据显示,截止今年5月,40家上市房企完成融资金额451.17亿元,环比4月减少41.34%,融资总额更是自去年5月以来的最低。与此同时,房地产企业IPO也持续处于收紧状态,目前在上交所排队的5家房地产拟IPO企业,均较3月再次出现了审核排序下滑,最大下滑幅度达到了16位。

上市融资举步维艰,债权融资也不容乐观。受国内政策影响,2017年地产企业债券融资量较前2年大幅下跌,全年总融资额1264.9亿元,仅为2016年的16.9%。仅在今年6月,已有近10家房地产企业陆续中止了公司债发行,涉及金额接近500亿元。至于海外融资,由于美国加息影响,人民币贬值压力不断加重着房地产企业还贷负担,也持续影响着相关海外债券投资者信心。加上5月出台的《关于完善市场约束机制严格防范外债风险和地方债务风险的通知》,加大限制了地方政府对市场化融资的担保,大大增添了企业海外债券融资备案难度。

除此以外,房企还在面临着融资贵问题。银行贷款渠道的收紧,造成间接融资与信托融资成本一应增长,仅在债券市场,2017年四季度AAA级加权利率已达到5.92%,比2016年整整提高出1.63个百分点。有地产领域专家表示,高杠杆是目前诸多房企普遍存在的问题,当前的金融监管意在去杠杆、防过热,以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为底线。预计地产调控或成为短期常态,2018年整体融资成本可能在2017年基础上还有50-100BP左右的上升。

各方的围堵,让房地产企业开始重新审视当前发展模式,除了融资渠道的拓展,运营模式也成为了不少企业调整的内容。有业内人士表示,为适应新经济体系下地产金融发展需求,部分房企已率先开展金融创新,“产融结合”模式便是其中重点发展方向之一。

在“产融结合”模式中,金融机构业务可直接与房企发展需求挂钩,针对性进行产品研发及业务拓展,低成本助力滞缓项目、难点项目运营。同时,伴以多方投资者的引入,地产项目风险能被有效分散,资金使用效率也能得到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目前业内主要采取直接设立金融控股平台、参股金融机构及分阶段引入合作基金等方式,具体落地“产融结合”。而随着房企对“产融结合”的逐渐重视,近年来成熟项目案例也在不断增多。2014年,龙湖地产通过与CPPIB成立合资公司,共同发展苏州时代天街商业地产项目,在获得土地增值收益的同时,极大缓解了资金压力,为后期商业运营价值提升奠定了基础。2015年,绿地集团创设子公司绿地金融,独立开展基金投资、管理业务、类金融业务等,不仅有效引导了绿地存量资源发展,也形成了独立营收能力,成为了绿地集团此后发展的新增长点。

通江投资集团董事长张保国表示,以“产融结合”模式为核心,金融机构与房企可形成良好的优势互补。在融资方面,相关渠道可由传统银行信贷、债券融资拓展至私募基金、保险以及资产证券化等,形成更为全面的资金结构。同时,通过将地产资源与金融模式的匹配,更多的金融创新内容得以呈现,这将有助于企业利润多元化构建,形成更具竞争优势的发展模式。

然而,开展“产融结合”并不意味着一劳永逸,金融创新的背后,运营难度也相应提升。例如在金融业务拓展中,房企不可避免的将加大金融项目投入,由此或极易导致产业的虚拟化,一旦面临金融行业风险,将牵连实体产业遭受冲击。此外,地产与金融的融合发展,往往需要优秀的顶层设计团队及全新的企业管理模式,而我国目前在该领域仍处于发展初期阶段,相关复合型人才及业务模式的培养也有待时间的积累。

“产融结合”的开展应重点着力于既有资源的整合、产品设计及渠道拓展,既要适当创新,也要贴合企业风险承受能力,张保国这样认为。以商业物业发展为例,初期阶段可重点提升资金使用效率,开展基于物业服务的社区理财、贷款等内容。而在中后期,随着运营模式及渠道的成熟,企业可开展结构化物业价值提升,打包形成租金收益ABS、物业费ABS等,引入更多参与方,形成高效的资金周转,并借此向着轻资产及长线发展模式进发。

在张保国眼中,金融创新是企业自我更新、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不仅在房地产行业,“产融结合”模式引领的解决方案未来或能在更多领域进行全面推广。据了解,通江投资集团始终将“产融结合”模式作为战略发展核心,在地产领域及多类产业领域,不断探索金融业务与产业发展的融合,以期更好的将金融创新动力注入传统产业的改革升级进程中。未来,随着我国金融大门的逐渐打开,更多更全面的金融创新或将登陆国内市场,金融领域与各类产业亦能借此碰撞出更多的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