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村庄从落后、贫穷向文明、富裕的蝶变需要多久,邹城钢山街道后八里沟村的答案是十五年。十五年里,这个曾经只有512户村民,人心散,风气差,村集体负债20多万的落后村,发展成为现在村集体经济固定资产资产达50亿元的文明村、富裕村。后八里沟村紧扣乡村振兴战略,走出了一条有影响、能带动、可复制的乡村振兴之路。
自2005年第八届两委班子上任后,后八里沟村便厚植孟子故里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文明孝善精神,始终坚持“党建统领、孝德育人、产业惠民”发展理念,以党建为统领,为群众谋福祉,通过做实产业,壮大“鑫琦”集团,牢记“让鑫琦人幸福,让老百姓受益”的使命,为后八里沟村民赢得更多、更直接、更实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努力奋斗。
长期以来,后八里沟村以开放包容的心态吸引人才,寄存希望,让这里发生可喜的变化。长期“孝善”文明乡风建设,成为这里的“灵魂”底色和内生动力;以“创新”为动力的产业结构,为这个村砥砺奋进形成支撑。如今,昔日的落后村已成为“全国文明村”,以鲜活实践为乡村振兴探索出路。
组织建设一直是后八里沟村不断发展的有力法宝。2012年,成立邹城市首个村级党委,迄今已有107名党员,带动辖区7000余工商户及3万多居民在这里安居乐业。
尤其近些年,后八里沟村党委更是乘势而为,坚持基层服务型党组织建设主线,充分发挥战斗堡垒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将基层党建与各项工作有效衔接,推动乡村振兴全面提升。使得“全国文明村”“中国美丽乡村”“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国家级充分就业社区”“国家级3A景区”等二十余项国家级荣誉在这里开花结果。
“产业振兴”筑牢根基,让“奋进”姿态带领群众生活富裕。
2005年,后八里沟村新班子组建,便坚定信念,听党话,跟党走。结合实际,大家解放思想,决心从本村传统产业出发,量力而行,多做实践。2006年,村集体创办起企业酱菜厂,将农村生产与经济效益结合,展开探索。很快,小小酱菜不仅赢得了市场的认可,也改变了群众的观念。想发展、谋发展的诉求越发强烈,村办水泥制品厂应运而生,为集体经济发展赢得“第一桶金”。
2007年,后八里沟村党委紧紧抓住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有利时机,完成15万㎡的新村建设。当年1月工程动工,12月实现入住,以当年开工、当年建设、当年搬迁、当年免费入住,打响了济宁市农村社区改造的“第一枪”,赢得各界党委政府和百姓群众的一致好评。
好的开端为不断前进指引方向。2012年,后八里沟村整合集体资源,成立鑫琦集团,寓意“鑫琦心齐,人心齐,泰山移”,着手实业兴村发展路径。吸纳周边劳动力,购买邻里土地扩大房产资源和经营规模。村党委紧紧抓住并落实山东省委省政府新旧动能转换的大好机遇,成功向新产业、新基建转型,现已形成教育科技、中医康养、文化旅游、商贸物流等九大产业并举的多元新格局。白手起家,在凝聚人心中壮大,成为目前固定资产达50亿元,固定员工1500余人,村民年人均收入5万元的大型企业集团,为“产业振兴”增强底气。
此后,为响应国家对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工作的号召,后八里沟村于2017年底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从总资产中拿出12亿元,为全体村民配发股份。使得每户家庭分得300万到700万不等的原始股值,实现了“人人是股民,个个是主人”自治新气象。
秉持这一思路,后八里沟村党委延续“长远发展、面向全国”理念,在党中央布局“十四五”规划之际,制定了后八里沟村第二个“十五年”规划,积极探索发展新模式。将辖区按照国家5A级景区的标准统一提档升级,打造经济文化乡村振兴示范区,建成以学、游、购、娱乐、美食、教育、科技、养老为一体的综合性孝养文化健康旅游区,打造既有历史人文和现代艺术的“邹城儒都孝善会客厅”;原有产业的提档升级,各业的运营将形成强大聚合力,为社会提供就业岗位2万个。
“人才振兴”架设羽翼,引“人才活水”带动乡村转型升级。
乡村的振兴离不开先进的人才。这对后八里沟村而言尤为艰难,由于缺少交通、资源、物质等先天禀赋,对人才的吸引能力明显不足,要引来金凤凰,必须靠开放的胸襟、包容的格局和优惠的制度建好“梧桐树”。
这方面,后八里沟村集体坚持任人唯贤不唯亲的原则,自2007年起,敞开胸襟,对外招募人才,以“人才活水”搅活发展活力。以村两委换届为契机,选拔责任心强、敢于攻坚、善于作为、清正廉洁的年轻党员群众充实到“两委”班子,为村集体发展注入新鲜血液,让村庄发展更加有思想、有干劲儿、有力量。
要留人先留心,后八里沟村认为,吸引人才,不仅要靠优厚福利,更要靠切实获得感和事业成就感。所有的外招人才与本村村民享受一样的待遇政策,为他们提供星级公寓住宿,为突出贡献员工配车、送房,为工作满两年购车购房的员工付首付款,免除物业费、补贴水电暖等福利待遇;如果外招人才在村集体工作两年,为其配发股份;为员工免费营养早餐和半小时保健餐,为员工专门配备洗衣店;员工子女入学按照工龄享受学费优惠,最高补助100%;员工父母大病住院,新农合报销剩余部分按照工龄最高享受集团托底政策等等。共享的理念,吸引越来越多的优秀青年扎根后八,让“自己人”更安心。
后八里沟村十分重视对本村青少年的培养和教育,每年寒暑假组织青少年和初、高中生赴各大城市开阔眼界、创新思想,开展青少年实地教育,学习集体利益至上的孔繁森、焦裕禄;每年对考入不同院校的大学生发放15000-20000元不等奖学金,激发在校学生学习争先的热情。考上大学的孩子,如果愿意签署回村工作协议,那么上大学所需费用全部由村里承担,而且还能拿到奖学金。村两委鼓励优秀青年回村就业创业,为他们提供平台、给予激励。
坚持想干的给机会、能干的给平台、干好的给荣誉、滑头的即开除;用孝德之人、用有识之人、用有志之人;不养闲人、不用懒人、不亏能人;不多用人、不用跟不上队伍的人、不用贪图享受的人、不用没有想法不敢担当的人,全力打造一支强大的乡村人才队伍,助推村庄发展新希望。
“文化振兴”托举梦想,用“孝善”民风引领群众品位升级。
后八里沟村传承发扬“孝善”文化,着力打造“中华孝善模范村”。首先针对家庭矛盾中突出的“骂街”现象进行整治,开展“十大孝星”、“好媳妇、好婆婆”等群众性评选活动,大力倡导家庭和睦之风,村民耳濡目染中,精神面貌焕然一新 。
村里自2007年成立“村民夜校”,聘请优秀离退休教师讲解党政知识、上级政策、文明新风、传统文化,营造良好风气,使得全村“人人有作业,课课老师改”的风气在这里蔚然成风。同时,村里创新“人人上夜校,个个是老师”教学模式,让受人者授人以渔,让学习者可为师。此外,村里创办村报《鑫琦之声》,通过稿酬补贴鼓励村民积极投稿,家家户户安装小广播,使得国家大政方针春风化雨“飞入寻常百姓家”。
家家悬挂村委会出资统一制作装裱《宋氏祖训》牌匾,户户晒家风家训,使得家家文明、户户和谐,家和邻睦的风气蔚然成风;村委会在每个单元设置孝善文化牌,设《丑善评议榜》,好事表扬丑事亮相,掀起人人为善新风尚;谱写《孝德歌》老少人人传唱,提升村民整体文化素养。
村里开通孝老爱亲微信群,用来“晒爹妈”。全体村民争先恐后在微信中晒出自己孝老爱亲图片,相互学习、互相激励。这些孝老照片冲印出来在村子里展览,晒给更多人看,每年年底村委会精心制作孝善相册,给孝老爱亲先进以表彰激励。
村集体出资70余万元,为每家每户配备书橱,要求每家每年至少购买30—50本书用于学习,村民在书籍上做的标注、写的笔记,作为购书补贴款的依据,从而真正调动起群众读书爱书的积极性。
为丰富村民精神文化生活,村里投资2000多万元,建设社区服务中心、文化健身广场等公共服务场所,成立“秧歌、腰鼓”、舞龙舞狮”、阴阳板”等表演队伍,组织村民参加丰富多彩的文艺活动。每年对各类热爱集体、尊老敬老、创业致富等先进模范人物予以隆重表彰、广泛宣传,用身边的人、身边的事教育引导村民,形成了崇善淳厚、重德上进的良好村风民风。
“生态振兴”夯实底气,建“美好家园”改善群众生活愿景。
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弱则文明弱。后八里沟村重视生态建设,从村庄实际出发,坚持人与周边环境和谐共生,坚持节约保护、自然升级生态策略,利用村庄老河改造两岸景观,改善居民休闲空间。
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使命,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生态原则,以“辖区除了硬化就是绿化”为要求,增加栽植种类,提升辖区绿化面积,使整体绿化率达到了45%。加大生态建设投入,去年仅绿化苗木总花费近百万。后八里沟村认为保持良好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坚持生态惠民、生态利民、生态为民,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
后八里沟村坚决落实上级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国乡村治理示范创建工程、全省乡村振兴“十百千”创建工程生态要求,以高标准完成生态环境优化升级,先是建成了孝善文化传承教育广场,后又花费巨资建成了新时代文明实践广场,新增连廊喷泉,打造“为有源头活水来”的优美景观,整体实现了月月有鲜花、季季有绿叶、步步有景观的生态美景。
无规矩不方圆,村两委结合村情、依照民意制定后八里沟村《村规民约》,涵盖综合治理规则,要求村民自觉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卫生,单元楼梯、楼前楼后分片区打扫,党员、村干部带头,天天有清扫,周周大扫除,弯腰捡垃圾、车辆停靠成直线的文明现象处处可见。
“组织振兴”成为品牌,以“不变初心”赢得百姓无限真心。
凝心聚力强班子。2005年之前,后八里沟村是出了名的穷村乱村,村里没有任何收入,村干部没形象,为民做实事的心不强,得不到村民信任,思想涣散,喝酒骂街,打牌赌博,打架斗殴,不孝顺父母的事情经常发生。2005年,新班子坚定党领导一切,定期召开领导班子会、村民代表会、村民大会,引导大家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决心干一番大事业,第一个任务就是取得村民的信任,就是干点实事让村民看得见,还不用多花钱。村干部的第一个任务就是扫街,每人包保一条街道,从村民身边实实在在的事情做起,首先改善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的村居环境。随后一条条制约村干部行为的制度相继确定:支部书记亲自拿米尺给村干部量地,不允许村干部占用集体土地,必须把多种的地退还集体,村干部的家属也同样不能“沾光”;规定村干部家里的事情自己做,自家活自家干,不许村民来帮忙;村干部禁止参与牌局,不许邀请村民在家里设酒场;不允许村干部参与村民红白事;坚持廉洁公正做事,不准利用职务私占集体利益……形成“以制度管人、按规章办事”的良好工作氛围,与村民拉家常、解难题、谋发展,提高了党组织的公信力。创新载体抓学习。严格执行“三会一课”和党员活动日制度,结合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大学习、大调研、大改进”等活动,坚持“党员星级评比量化”,每季度组织党员一测评,每半年一小评,一年一大评,对党员评选定星并给予表彰,每名党员要结合自己的履职承诺和实际工作分析票选多少,说不出来的现场大家共同评议,让所有不尽心为村民办实事的党员红红脸、出出汗、治治病;每半月组织一次党课学习,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思想政治觉悟,同时组织讨论村庄发展、新上项目、村财务公开,并对村民代表评选出的文明卫生户、模范家庭予以讨论,让党课既是精神提升课,又是工作评比课。让每一位党员都成为村庄发展的榜样,每一位党员身上都有亮点、有故事。同时,每年组织村干部、党员、村民代表到华西村、南山集团、新加坡等国内外先进地区学习,每逢重大节日如七一、八一、十一,组织开展重温入党誓词、“入党为了啥”、“党员荣誉在哪里”、“我为村庄做什么”等活动,进一步提高党员队伍服务村民的综合素质。精诚团结促和谐。健全完善“四议两公开”机制,将党的建设与村民民主自治结合起来,坚持“党组织是方向,村委会是核心,党员是骨干,村民是主人翁”的思路,保证村级决策程序正当、群众满意。同时,结合村级“三个全覆盖”、干部联户、“精准扶贫”等工作,实行网格化小组管理机制,由党员和村民代表任组长和成员,全村划分为十个小组,每组每年经费3万元。每位网格员采取入户走访、谈心谈话、志愿服务等形式,全面掌握每户村民实际情况,实时观察了解村民诉求,把事做到村民心坎上,真正形成了“村民服务村民、村民管理村民、村民影响村民、村民教育村民”的和谐友善氛围。
发展起来的后八里沟村,在保障村民物质和幸福指数不断提升的基础上,喊出了“让鑫琦人幸福、让老百姓受益”的担当口号,逐渐承担起社会责任,投资公益事业。每年出资600余万元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大型爱心公益活动,如病困儿童募捐、空巢、病困老人救助、留守儿童献爱心、贫困大学生援助等。2015年,出资1000万元,设立山东省首家精准扶贫救助基金;2017年,出资60万元倡导启动市扶贫基金成立;为省老龄事业促进基金会捐款400万元;每年组织开展“鑫琦助学”、关心救助特困家庭、“唱响邹城”、为病困儿童募捐等大型爱心公益活动,走访慰问外乡镇慰问因病致贫家庭、退役军功老人、留守儿童、孤寡老人、伤残军人;2020年初为助力邹城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向市慈善总会捐款500万元现金。
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我们生活的世界充满希望,也充满挑战。我们不能因现实复杂而放弃梦想,不能因理想遥远而放弃追求。”正值党中央布局“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之际,后八里沟村人必将以“崛起”的魄力,坚持“干不到一流就是失职、拿不到第一就是落后”的口号,沿着乡村振兴的主路线,昂首阔步迎接新挑战,风雨无阻迈向新征程,继续做乡村振兴道路上的领跑者,做幸福村民、服务社会的践行者,当好乡村振兴、富民惠民的排头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