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东方光影艺术的真谛(下)

  • 来源 千龙网
  • 作者
  • 日期 2022-08-29 12:42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孔子评价《诗经》的著名论断。“思无邪”的纯美,就是中国的叙事之本,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艺术意境。《史记·孔子世家》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韶即舜乐,孔子于音乐,有深嗜、有素养,能在韶乐中移情,三月不知肉味,是韶乐婴儿般的天真圣洁感染了孔子。因而《论语》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尽善尽美,就是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境界。在尽善尽美的主张下,正如《乐记》云:“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用天下皆宁的艺术效果,纯化人类心灵,应是中国电影的叙事主旨。

意趣超拔中表达人格。艺术的终极目的是塑造人格,表达出深入肺腑,惊心动魄的人性之美。作为“第七艺术”——百年前诞生的光影艺术,也是利用科学技术把人性的善恶、美丑、忠奸等进行艺术的表现,其核心还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叙事主题的人格塑造、人性挖掘,精神境界的表达。所以,电影与其他艺术无二,其终极目标也是通过光影艺术表现人格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古圣贤士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蔚为壮观、感天动地、让人荡气回肠刻骨铭心的精神文化。如在“温良恭俭让”传统之下,中国人的善行天下、从恶如崩,舍生取义、天下为公,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勤天下无难事……这些绵延不绝、悠久博大、生气充盈的炎黄子孙精神,就是电影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得天独厚的宝藏。

晚清学者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人。简言之,是有着童子之心和成人之思,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是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结合。

从艺术表达来看,这种意趣超拔的中国人的精神,在动态中有静,静止中有动,这,就是灵魂与躯体、表象与人格的完美写照。这种写照,是世界上独有的生活美、中华美、东方美。

我们要善于利用光影技术,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淋漓尽致、逼真通透的表达,让观众在回肠荡气中欲罢不能,这,应是打造东方光影“内秀”的“一招鲜”。

天地同和中展现境界。《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无比精辟地涵括、阐述出来。

老子告诉我们,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因此,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这样就能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高度巧妙完美地结合,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根脉。这与西方“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自然淘汰并造成人与自然的割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中国审美的“天人合德,万物定基”的艺术大道。

北京国际电影节设立天坛奖,体现了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为引领,发现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表达形式的追求。而如何真正把“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赋予中国电影创作,乃是关键所在。

《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中国悠久的宇宙观念与艺术见解,是我们把握中国电影创作精髓的法宝。

“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走过十二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上已向前迈出了可喜一步。如从首届的开幕式、展映、论坛、洽商、音乐会等六个板块,到现在的“天坛奖”评奖、开幕及红毯仪式、北京展映、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暨颁奖典礼、“电影+”等九大主体板块;从最初来自国内外4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部影片集中展映,到今年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1450部影片报名参评,而且有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入围“天坛奖”……北京国际电影节汇聚了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了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了跨区域、跨文化电影传播,实现了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了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了中国电影“走出去”。

电影产业的核心就是电影,如果没有电影创作,电影的其他环节都将不复存在。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和东方光影艺术的叙事表达,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较之这一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努力!

文/楚剑锋(教师、杂文家)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探寻东方光影艺术的真谛(下)

千龙网2022-08-29 12:42

“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思无邪。”这是孔子评价《诗经》的著名论断。“思无邪”的纯美,就是中国的叙事之本,构成了中国人的生命情调、艺术意境。《史记·孔子世家》载:“与齐太师语乐,闻韶音,学之,三月不知肉味。”韶即舜乐,孔子于音乐,有深嗜、有素养,能在韶乐中移情,三月不知肉味,是韶乐婴儿般的天真圣洁感染了孔子。因而《论语》载:“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

尽善尽美,就是中国人的艺术审美境界。在尽善尽美的主张下,正如《乐记》云:“乐行而伦清,耳聪目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用天下皆宁的艺术效果,纯化人类心灵,应是中国电影的叙事主旨。

意趣超拔中表达人格。艺术的终极目的是塑造人格,表达出深入肺腑,惊心动魄的人性之美。作为“第七艺术”——百年前诞生的光影艺术,也是利用科学技术把人性的善恶、美丑、忠奸等进行艺术的表现,其核心还是利用科技手段对叙事主题的人格塑造、人性挖掘,精神境界的表达。所以,电影与其他艺术无二,其终极目标也是通过光影艺术表现人格的独特魅力。

中华文明生生不息,古圣贤士为后世留下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蔚为壮观、感天动地、让人荡气回肠刻骨铭心的精神文化。如在“温良恭俭让”传统之下,中国人的善行天下、从恶如崩,舍生取义、天下为公,人若犯我、虽远必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一勤天下无难事……这些绵延不绝、悠久博大、生气充盈的炎黄子孙精神,就是电影艺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得天独厚的宝藏。

晚清学者辜鸿铭在《中国人的精神》一文中写道:“中国人,就是有着赤子之心和成年人的智慧、过着心灵生活的人。简言之,是有着童子之心和成人之思,是一种永葆青春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如果说中华民族精神是青春永葆的精神,是不朽的民族魂,那么,民族精神不朽的秘密就是中国人心灵与理智的完美结合。

从艺术表达来看,这种意趣超拔的中国人的精神,在动态中有静,静止中有动,这,就是灵魂与躯体、表象与人格的完美写照。这种写照,是世界上独有的生活美、中华美、东方美。

我们要善于利用光影技术,对中国人的精神进行淋漓尽致、逼真通透的表达,让观众在回肠荡气中欲罢不能,这,应是打造东方光影“内秀”的“一招鲜”。

天地同和中展现境界。《道德经》云“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老子用一气贯通的手法,将“天人合一”的天、地、人,乃至整个宇宙的生命规律,无比精辟地涵括、阐述出来。

老子告诉我们,宇宙自然是大天地,人是小天地。人和自然在本质上是相通的,故一切人事均应顺乎自然规律,达到人与自然和谐。

因此,人应该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这样就能领会所有生命的语言,时时处处感受到生命的存在,与大自然的旋律交融相和,达到与大自然和谐共存,人与物质、物质与物质高度巧妙完美地结合,达到“万物与我为一”的精神境界。

天人合一,不仅仅是一种思想,而且是一种状态。“天人合一”哲学构建了中华传统文化的主体,也是中华灿烂文化的根脉。这与西方“进化论”强调物竞天择、弱肉强食、自然淘汰并造成人与自然的割裂,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也是中国审美的“天人合德,万物定基”的艺术大道。

北京国际电影节设立天坛奖,体现了以“天人合一,美美与共”的中华文化为引领,发现全球最新佳作,鼓励电影多样性表达形式的追求。而如何真正把“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赋予中国电影创作,乃是关键所在。

《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中国悠久的宇宙观念与艺术见解,是我们把握中国电影创作精髓的法宝。

“十年磨一剑,扬眉剑出鞘”——走过十二年的北京国际电影节,在专业化、国际化、市场化上已向前迈出了可喜一步。如从首届的开幕式、展映、论坛、洽商、音乐会等六个板块,到现在的“天坛奖”评奖、开幕及红毯仪式、北京展映、电影嘉年华、大学生电影节、闭幕暨颁奖典礼、“电影+”等九大主体板块;从最初来自国内外42个国家和地区的160部影片集中展映,到今年来自88个国家和地区的1450部影片报名参评,而且有中国影片《海的尽头是草原》入围“天坛奖”……北京国际电影节汇聚了世界电影优秀成果,增进了国际电影交流合作,推动了跨区域、跨文化电影传播,实现了电影人和电影资本的跨文化合作,拓展了国产电影国际传播空间,推动了中国电影“走出去”。

电影产业的核心就是电影,如果没有电影创作,电影的其他环节都将不复存在。如何在发挥自身优势办出特色和国际影响力的同时,探寻中国人的精神和东方光影艺术的叙事表达,是我们的终极目标。

较之这一目标,我们任重而道远。让我们继续努力!

文/楚剑锋(教师、杂文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