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国博“炫彩” 知名专家京城“论瓷”

  • 来源 产业经济在线
  • 作者
  • 日期 2017-08-21 10:28
     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中央、省、市、县有关领导,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员吕成龙,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耿东升,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郑国珍等20位国内专家和来自法国的Valérie、英国的Emma M、俄罗斯的Vladimir、瑞士的Hans G.等17个国家26位专家,驻京的闽商、泉商、德商代表,德化陶瓷艺术大师和新秀代表100多位,以及境内外8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展览时间从8月20日至9月1日。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展览期间,同时还特别展出了部分出土的原始青瓷样本,让参观者感受德化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指出,“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与德化共同精彩呈现的一次德化窑“中国白”艺术盛会,展览作品各具特色,有的注重传承古法,有的着意开拓创新,不仅有宗教人物雕塑,还有日用陈设摆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无不展现出创作者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认为,此次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包括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包括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体现了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追求。
     德化县有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有幸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继“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今年2月份在德化启动后的又一件文化盛事,是对德化千年陶瓷文化的肯定,是对德化“中国白”陶瓷艺术的肯定,必将扩大德化陶瓷在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必将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德化县领导说,通过这次展览,全面宣传和展示德化陶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厚重的文化,期待更多的朋友了解德化、认识德化、亲近德化。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成为德化陶瓷与国内外陶瓷爱好者、从业者的一次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成为德化与大家的一次美好之约、难忘之旅,尽享德化白瓷之神韵,领略世界瓷都之风采。梁玉华同时表示,德化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继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一带一路”文明对话增光添彩。
      开幕式当天同时举行了《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文物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郑国珍主持,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的领导专家和德化大师代表围绕德化辽田尖窑址发掘考古的价值与意义、德化瓷烧制技艺等两个主题进行研讨。尤其是3700多年前的德化辽田尖窑址印证了德化是中国最早青瓷制造地和中国龙窑起源地。
     据悉,辽田尖山夏商原始瓷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与永春县介福乡交界处,距德化县城13公里。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泉州原始瓷窑址考古队,对其分别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11月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8座窑炉遗迹,发掘出土大量遗物,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标本,极少数的黑衣陶器标本,一件石戈。
     专家表示,该窑址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全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它的发现将泉州的陶瓷史向前提了2000多年。其次,该窑址出土的原始瓷标本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它与福建周边浙江省、江西省,甚至是福建本省闽北地区的原始瓷标本有着较大的差异。最后,该窑址的发掘,不仅清理出多座龙窑遗迹,它们大多结构完整,个别窑炉遗迹保存相对较好;而且这处窑址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原始瓷标本,对于研究我国夏、商代原始瓷窑炉的结构形态、窑业技术及原始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为配合此次展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为本次展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集》由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参与主编并为封面题词,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入选国博的106位作者181件作品以及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均选入《作品集》,今年评选出来的世界陶瓷之都的LOGOO首次登上封面。开幕式现场,德化陶瓷界的大师、新秀以及参加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活动之一——“中国白”国际艺术大奖赛国外艺术家驻地创作的外国朋友代表等接收并开封《作品集》。
     德化窑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次选择在国家博物馆这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以德化白瓷实物、作品图片、制瓷视频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艺术,进一步打响了德化“中国白”“世界陶瓷之都”等品牌。德化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陶瓷技艺的继承和创新,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中国白”国博“炫彩” 知名专家京城“论瓷”

产业经济在线2017-08-21 10:28

     8月20日,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在国家博物馆西大厅隆重开幕。
     中央、省、市、县有关领导,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罗伯健,故宫博物院器物部主任、研究员吕成龙,国家博物馆文物鉴定中心研究员耿东升,中国文物学会副会长、福建省文物考古博物馆学会理事长郑国珍等20位国内专家和来自法国的Valérie、英国的Emma M、俄罗斯的Vladimir、瑞士的Hans G.等17个国家26位专家,驻京的闽商、泉商、德商代表,德化陶瓷艺术大师和新秀代表100多位,以及境内外80多家媒体的记者朋友们出席了开幕式。
     本次展览由中国国家博物馆、福建省文化厅、泉州市人民政府联合主办,德化县人民政府承办,泰华宸美术馆协办,展览时间从8月20日至9月1日。展览分为两个区域和主题,在国家博物馆北2和北3两个展厅共展出106位德化陶瓷艺术家181件作品。第一个展厅为“云端高淼”,主要展示和宗教相关的观音、罗汉、力士等瓷雕作品,表现宗教文化的圣洁和慈悲;第二个展厅为“人间万象”,展示帝王将相、窈窕淑女以及市井百姓的日常生活,同时兼顾创新型、写意和抽象的作品。展览期间,同时还特别展出了部分出土的原始青瓷样本,让参观者感受德化悠久灿烂的陶瓷历史文化。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在致辞中指出,“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是国家博物馆与德化共同精彩呈现的一次德化窑“中国白”艺术盛会,展览作品各具特色,有的注重传承古法,有的着意开拓创新,不仅有宗教人物雕塑,还有日用陈设摆件,题材广泛,造型多样,无不展现出创作者灵敏的创作思维、严谨的创作态度和高超的制瓷技艺。
     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美术学博士、经济学博士、数字艺术研究所所长王艺认为,此次参展作品呈现多元化,包括传统佛造像、人物塑像等规仿严谨的效古之作,也包括日用陈设摆饰等机杼自出的清韵新品。众多陶瓷艺术家努力汲取古代先贤之精华,并与当代艺术语言相结合,作品具有鲜明的表现性和个人风格,体现了当代陶瓷艺术的价值追求。
     德化县有关领导在致辞中表示,“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德化白瓷艺术展”有幸在国家博物馆举行,这是继“中国白”国际陶瓷艺术大奖赛今年2月份在德化启动后的又一件文化盛事,是对德化千年陶瓷文化的肯定,是对德化“中国白”陶瓷艺术的肯定,必将扩大德化陶瓷在世界陶瓷文化艺术中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必将推动德化陶瓷产业发展迈上新台阶、取得新突破。德化县领导说,通过这次展览,全面宣传和展示德化陶瓷悠久的历史、精湛的技艺、厚重的文化,期待更多的朋友了解德化、认识德化、亲近德化。希望本次展览能够成为德化陶瓷与国内外陶瓷爱好者、从业者的一次面对面交流的平台,成为德化与大家的一次美好之约、难忘之旅,尽享德化白瓷之神韵,领略世界瓷都之风采。梁玉华同时表示,德化将以此次展览为契机,继续在“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继续扮演重要角色,为“一带一路”文明对话增光添彩。
      开幕式当天同时举行了《丝路使者“中国白”再出发》学术研讨会。研讨会由中国文物考古学会副理事长郑国珍主持,陶瓷界、考古界、艺术界、收藏界的领导专家和德化大师代表围绕德化辽田尖窑址发掘考古的价值与意义、德化瓷烧制技艺等两个主题进行研讨。尤其是3700多年前的德化辽田尖窑址印证了德化是中国最早青瓷制造地和中国龙窑起源地。
     据悉,辽田尖山夏商原始瓷窑址位于德化县三班镇与永春县介福乡交界处,距德化县城13公里。经国家文物局审批,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泉州市博物馆组成泉州原始瓷窑址考古队,对其分别于2014年10月和2015年11月进行了两次考古发掘,共发现8座窑炉遗迹,发掘出土大量遗物,其中绝大部分为原始瓷标本,极少数的黑衣陶器标本,一件石戈。
     专家表示,该窑址的发掘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首先,它是全国目前发现的最早的原始瓷窑址,它的发现将泉州的陶瓷史向前提了2000多年。其次,该窑址出土的原始瓷标本具有浓重的地域特色,它与福建周边浙江省、江西省,甚至是福建本省闽北地区的原始瓷标本有着较大的差异。最后,该窑址的发掘,不仅清理出多座龙窑遗迹,它们大多结构完整,个别窑炉遗迹保存相对较好;而且这处窑址还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原始瓷标本,对于研究我国夏、商代原始瓷窑炉的结构形态、窑业技术及原始瓷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为配合此次展览,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了《丝路使者 “中国白”再出发——2017年国博德化白瓷艺术展作品集》,为本次展览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作品集》由国家博物馆馆长吕章申参与主编并为封面题词,图文并茂,彩色印刷,入选国博的106位作者181件作品以及德化陶瓷博物馆的馆藏作品均选入《作品集》,今年评选出来的世界陶瓷之都的LOGOO首次登上封面。开幕式现场,德化陶瓷界的大师、新秀以及参加第二届中法文化论坛活动之一——“中国白”国际艺术大奖赛国外艺术家驻地创作的外国朋友代表等接收并开封《作品集》。
     德化窑陶瓷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国陶瓷文化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此次选择在国家博物馆这中国最高的艺术殿堂以德化白瓷实物、作品图片、制瓷视频等形式,充分展示了德化陶瓷精湛的技艺和精美的艺术,进一步打响了德化“中国白”“世界陶瓷之都”等品牌。德化也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加强陶瓷技艺的继承和创新,大力发展陶瓷文化创意产业,开启弘扬博大精深的中国陶瓷文化、提升陶瓷文化遗产保护的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