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把梦想种植在大地上----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 来源
  • 作者
  • 日期 2019-09-20 21:27

2019年9月20日,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田野上的大学》讲述了46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三代科学家在河北省曲周县改土治碱、探索现代农业的故事,歌颂了知识分子走出书斋、扎根农村的科学报国精神。

46年前,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农大老师们,来到曲周张庄治理盐碱荒地。面对千年盐碱地和村民的质疑,他们住着三漏房,吃着窝窝头,三对夫妻分住男女宿舍,开始治理盐碱荒地。一年改变面貌,三年大见成效,昔日盐碱窝变成今日米粮川。老支书王怀义说“每亩地都有老师的脚印。”农大老师在曲周成为一个崇高的称呼。

张庄盐碱治理经验很快就推广到曲周县3万亩、23万亩,彻底改变了曲周县的农业面貌。农业部长何康来到曲周考察,将曲周经验推广到整个黄淮海地区,石元春教授被任命为黄淮海项目负责人。此后20年,黄淮海效应逐步扩展:影响到全国1911个县,影响到31个省区,影响到5亿多人。1993年,黄淮海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技术特等奖。石元春与辛德惠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一代人的主要任务是改土治碱,而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曲周实验区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张福锁院士带领农大老师们,再次进入曲周。曲周县为中国农大无偿提供一块300亩试验田,张福锁带领农大师生在这里布置了20多个试验,探索未来绿色农业之路。这些试验田里的新技术很快就应用于农民的土地上,粮食产量翻番,但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张福锁院士自称直到上大学前没有吃饱过,他报考农业大学起初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发展为让大家都吃饱饭。他常年奔走在大地,随身携带一架相机,边走边拍,他拍摄的主题是植物。他说:“我们把梦想种在大地上。”

连接农大与农民的是科技小院。城市姑娘杨燕玲、王晓奕从小城市考进北京,却因为读研究生下到农村——这里是农大设立的科技小院。两位只吃过葡萄的女研究生自己承包葡萄园,管理葡萄,虽经历霜霉病,但最终取得丰收。她们像农民一样下地干活,也向当地村民推广科学技术,进行田间科研工作。他们收获的不只是庄稼,而是一组组指引未来的数据。这群小科学家们,骑着三轮车,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谱写着中国农业的未来。

本片总导演张同道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最近电影院线热映的纪录电影《零零后》是他带领团队追踪12年的力作,记录了两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成长故事,赢得观众的口碑赞誉。为了拍摄《田野上的大学》,他带领摄制团队扎根曲周,历时14个月,探访改土治碱时期的亲历者,记录下珍贵的影像,还原了46年前一段声情并茂的真实故事。

《田野上的大学》讲述的不仅是一所大学与一片土地的传奇故事,更是三代科学家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真实生活。

正如石元春院士所说:“这是一个很漫长,但很精彩的故事。”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他们把梦想种植在大地上----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

2019-09-20 21:27

2019年9月20日,纪录片《田野上的大学》首映式在北京师范大学举行。《田野上的大学》讲述了46年来中国农业大学三代科学家在河北省曲周县改土治碱、探索现代农业的故事,歌颂了知识分子走出书斋、扎根农村的科学报国精神。

46年前,以石元春、辛德惠为代表的农大老师们,来到曲周张庄治理盐碱荒地。面对千年盐碱地和村民的质疑,他们住着三漏房,吃着窝窝头,三对夫妻分住男女宿舍,开始治理盐碱荒地。一年改变面貌,三年大见成效,昔日盐碱窝变成今日米粮川。老支书王怀义说“每亩地都有老师的脚印。”农大老师在曲周成为一个崇高的称呼。

张庄盐碱治理经验很快就推广到曲周县3万亩、23万亩,彻底改变了曲周县的农业面貌。农业部长何康来到曲周考察,将曲周经验推广到整个黄淮海地区,石元春教授被任命为黄淮海项目负责人。此后20年,黄淮海效应逐步扩展:影响到全国1911个县,影响到31个省区,影响到5亿多人。1993年,黄淮海科技攻关项目获得国家科技技术特等奖。石元春与辛德惠成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老一代人的主要任务是改土治碱,而我们这代人的任务是实现高产高效和绿色可持续发展。”作为曲周实验区的第二代领军人物,张福锁院士带领农大老师们,再次进入曲周。曲周县为中国农大无偿提供一块300亩试验田,张福锁带领农大师生在这里布置了20多个试验,探索未来绿色农业之路。这些试验田里的新技术很快就应用于农民的土地上,粮食产量翻番,但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减少了。张福锁院士自称直到上大学前没有吃饱过,他报考农业大学起初是为了填饱肚子,后来发展为让大家都吃饱饭。他常年奔走在大地,随身携带一架相机,边走边拍,他拍摄的主题是植物。他说:“我们把梦想种在大地上。”

连接农大与农民的是科技小院。城市姑娘杨燕玲、王晓奕从小城市考进北京,却因为读研究生下到农村——这里是农大设立的科技小院。两位只吃过葡萄的女研究生自己承包葡萄园,管理葡萄,虽经历霜霉病,但最终取得丰收。她们像农民一样下地干活,也向当地村民推广科学技术,进行田间科研工作。他们收获的不只是庄稼,而是一组组指引未来的数据。这群小科学家们,骑着三轮车,穿梭在乡间的小路上,谱写着中国农业的未来。

本片总导演张同道教授是北京师范大学纪录片中心主任,最近电影院线热映的纪录电影《零零后》是他带领团队追踪12年的力作,记录了两位孩子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的成长故事,赢得观众的口碑赞誉。为了拍摄《田野上的大学》,他带领摄制团队扎根曲周,历时14个月,探访改土治碱时期的亲历者,记录下珍贵的影像,还原了46年前一段声情并茂的真实故事。

《田野上的大学》讲述的不仅是一所大学与一片土地的传奇故事,更是三代科学家无私奉献、科学报国的真实生活。

正如石元春院士所说:“这是一个很漫长,但很精彩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