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早“一带一路” 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专著
据悉,专门服务于“一带一路”倡议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地图》,自2015年开始每年发布,是国内最早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专著。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地图》与对应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评估》结合,系统、全面、综合的全过程解析评估境外公共安全风险状况、可能性和趋势。《"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评估》由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李伟主编,丝路规划研究中心、南方都市报社和中安特卫联合出品。
该书就"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国别安全风险展开评估,运用大量研究资料与安全大数据,阐明安全风险产生的原因、潜在的风险源以及风险变化趋势。主要包括:北亚1国、中亚5国、南亚8国、东南亚11国、西亚北非16国、独联体 7国、中东欧16国。
作为国内最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分析和预警专著,三年多来,该成果转化已作为相关政策研究和决策参考依据,成为深受“走出去”中国企业机构重视的安全评估和风险解决方案。据介绍,走出去的大企业如今几乎“人手一份”,对推动“一带一路”经济繁荣和安全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当天发布的2017年《“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地图》,创造性的将风险地图与风险数据库、电子地图、对应的风险分级及风险趋势结合起来,形成一个直观图示。同时,依托风险情报信息采集系统和风险信息管理系统的支持,境外公共安全风险地图可广泛地应用于风险评估、风险监控、风险报告和境外项目与人员的安全风险管理。
同时,报告对各国主要领导人执政方略和主要政党以及与中国的外交关系加以介绍,对我国“一带一路”政策具有很好参考性。
风险地图可直观展现风险状况和趋势
据中国现代关系研究院院长特别助理、编制《“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安全风险评估》起草人李伟介绍,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国外就有研究机构、智库组织将地理信息系统应用于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理研究中,但是,多以实验性和研究性为目的。本世纪初,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绘制和发布风险地图成为国际上通行的安全风险评估和分析、预警方式,世界各主要工业国家均定期发布自己的风险地图。
我国自己研发的“境外公共安全风险地图”,是一种依托风险信息数据库,采用先进的风险分析模型、创新四级10色风险分级模式、将风险性息与地理信息联动、以图形技术表示风险信息的数字化地图及其纸质印刷品。风险地图优势在于直观展现风险状况和趋势,是重要的风险研究、风险控制和风险管理工具。
“相比现有很多评估体系,该报告权威之处体现在,它依托编委会数年以来,对不同地区的研究,并充分考虑定性、定量、赋值、模板要素以及威胁源的分析。”李伟说。
对于如何考虑国家的安全风险评估的因素,李伟表示,首先考虑的是国家政治局势,这是决定一个国家安全形势好坏的最基本、最核心因素。如果政治局势稳定,那么这个国家安全形势基本可控。
其次,分析这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态势。有些国家因经济发展问题导致失业率的问题,这就成为这个国家安全形势的隐患,失业人口过多会成为引起社会动荡不安,从突尼斯到埃及再到利比亚、叙利亚等国家的失业率都比较高。
第三个因素是外交关系。外交关系好坏与国家安全形势的联系也是很明显的。如果一个国家自身的政治经济很好,但是和周边国家的关系不好,比较动荡,就会对安全产生影响。同时,外交关系层面还涉及该国和中国的关系。
第四个因素是这个国家的威胁源。说到威胁源,大家不要只看到恐怖主义问题,还有组织犯罪、毒品问题、社会治安问题,甚至于流行疾病问题、公共交通安全、自然灾害也要考虑。当然,这不是此次安全评估的重点,但对一些突出地区,本身自然灾害频发、流行疾病特别突出,就需要把它纳入国家安全风险评估范畴中去。
同时,他也表示,一个国家的基本情况也在变,特别是人口变化,需要长期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