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管理学论坛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管理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 来源 产业经济在线
  • 作者
  • 日期 2018-02-03 12:48
      2018年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陈佳贵经济管理青年学术基金、经济管理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经济管理》杂志社、《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共同协办,中国社科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资助的“中国管理学论坛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管理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此次论坛旨在促进发展原创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的中国管理学研究,并以中国管理学之繁荣助推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论坛邀请了国内顶尖商学院的知名学者,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共议未来中国管理学者如何为全球管理学学术进步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升做出更大贡献。会上还颁发了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和第四届“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发布了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史丹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致辞。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家骏先生介绍蒋一苇先生学术生涯,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所长介绍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评奖方式与流程,宣布获奖名单,由颁奖嘉宾分别为“管理学学术研究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的获奖者颁奖。在第一阶段的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高培勇研究员以及黄群慧所长做了精彩发言。第二阶段的论坛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海舰副所长主持,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贾良定教授以及同济大学管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梁建教授先后发言。

      下午的圆桌讨论分为三个环节,分别由重庆工商大学廖元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戚聿东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教授主持。“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的获奖者与参会的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现场讨论十分热烈,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回溯中国管理学发展四十年
      ——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的管理学思想源远流长。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探索符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构建有中国企业实践特色的管理学。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与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为背景,以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践基础,借鉴国外和中国历史上各类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逐步发展而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回顾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企业管理学呈现出计划经济下生产导向型管理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整体处在“探索奠基”阶段;第二,从1979到1992年,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开始从计划经济生产型转向市场经济下的生产经营型,学习国外管理学知识的重点从前苏联转向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管理学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管理学研究应用进入全面“恢复转型”阶段;第三,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这也开启了中国企业管理学“完善提高”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伴随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模式和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企业管理专业研究人员的光荣使命和伟大责任,40年的探索和努力是我们光荣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创造辉煌的未来!
 
      打造中国管理学界最高学术研究奖!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获奖者与嘉宾对话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颁奖仪式。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分设“管理学学术研究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两个奖项,评奖对象是201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企业管理与改革相关的优秀论著。其中,“管理学学术研究奖”旨在推动符合中国事实的管理学理论发展,用于奖励对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学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具有与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类研究对中国管理学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旨在倡导基于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扎实的调研工作,针对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研究,这类成果应该对中国企业总结、传播自己的管理方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评奖委员会秉承科学、公正的原则,从参评的国内外优秀期刊论文和著作中分别遴选出3项“管理学学术研究奖”成果和3项“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成果,力求获奖成果能够代表近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中,Pei Sun(孙霈)、Helen W. Hu和Amy J. Hillman发表的《The Dark Side Of Board Political Capital: Enabling Blockholder Rent Appropriation》(《董事会政治资本的另一面:大股东的财富侵占效应》)、Liangding Jia(贾良定), Jason D. Shaw,Anne S. Tsui和Tae-Youn Park发表的《A Social-Structural Perspective on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eam Creativity》(《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员工-组织关系与团队创造力》)、Chak Fu Lam,Jian Liang(梁建),Susan J. Ashford和Cynthia Lee发表的《Job Insecurity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Exploring Curvilinear and Moderated Relationships》(《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对曲线关系与调节关系的探索》)三篇论文荣获“管理学学术研究奖”。王凤彬,李东红,刘月宁和王璁发表的《“竞争”还是“合作”: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冲突的动态演进——基于研华大陆区线上业务的纵向案例研究》、蔡宁,王节祥和杨大鹏发表的《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两篇论文,以及路风撰写的专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荣获“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于1997年设立,是中国管理学和企业改革领域最早设立的全国性学术奖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蒋一苇先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蒋一苇先生即开始从事企业改革与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他继续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孜孜不倦,鞠躬尽瘁。为继承弘扬蒋一苇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专门设立了“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自设立以来,一批为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始终如一地支持“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活动。随着中国企业改革管理实践的变化和中国管理学的不断发展,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对奖项设计和评奖方式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旨在打造中国管理学界最高学术研究奖!
 
      发布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
      ——全面反映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学术编年史
      会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马援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共同发布了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中国管理学年鉴》是《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的学科年鉴之一。为推动、锻造中国学术界话语权,客观记录中国学术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启动学科年鉴工程,努力培育新的学术制高点,当年共组织各领域专家协同编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中国经济学年鉴》、《中国人口年鉴》等10部学术年鉴,使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工程初具规模。为了全面、及时反映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决定自2016年启动编写出版《中国管理学年鉴》的工作。

      《中国管理学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所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黄速建会长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它是面向全国、反映国内管理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以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为基本编写宗旨,涵盖学科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及旅游管理五大一级学科。

      《中国管理学年鉴2016》共设置七大栏目,包括“重要文献”、“专题论述”、“学科综述”、“论文荟萃”、“著作选介”、“研究课题”和“学界动态”。“重要文献”栏目收录了2015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央文件;“专题论述”栏目紧扣“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发展”这一主题,收录了四篇代表性文章,希望通过回溯和总结管理学发展历程,启发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探讨;“学科综述”栏目介绍了国内管理学部分领域的研究动态,主要涉及企业管理、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创业和会计学方面的理论前沿;“论文荟萃”栏目集中介绍了2015年发表的164篇经典管理学论文的主要观点;“著作选介”栏目介绍了2015年出版的管理学著作31部;“研究课题”栏目汇集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学界动态”栏目综述了2015年管理学方面的学术会议情况。
 
      颁发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
      ——帮助和指引青年学者投身科研事业
      会上,还举行了第四届“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的颁奖活动。这是陈佳贵经济管理青年学术基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组织、推动和开展的一项学术公益事业,致力于帮助和引导青年学者学习与发扬陈佳贵先生的治学精神,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事业而勤奋务实开展科研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黄晓勇院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左和平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崔民选副所长分别为喻崇武、翟天昶、王思博、任羽菲和刘谦这5位提名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天津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会议。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京东方科技集团、研华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以及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国资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经济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视频等近60家媒体代表参会。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中国管理学论坛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管理学发展学术研讨会在京举行

产业经济在线2018-02-03 12:48

      2018年2月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陈佳贵经济管理青年学术基金、经济管理出版社共同主办,《中国工业经济》杂志社、《经济管理》杂志社、《中国经济学人》杂志社共同协办,中国社科院学科建设“登峰战略”企业管理优势学科资助的“中国管理学论坛2018——改革开放四十年中国管理学发展学术研讨会暨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颁奖典礼”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学术报告厅举行。

      此次论坛旨在促进发展原创性、规范性和时代性的中国管理学研究,并以中国管理学之繁荣助推中国企业的改革与发展。论坛邀请了国内顶尖商学院的知名学者,回顾和总结改革开放四十年来中国管理学的发展历程,共议未来中国管理学者如何为全球管理学学术进步和中国企业管理实践提升做出更大贡献。会上还颁发了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和第四届“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发布了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

      论坛开幕式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史丹党委书记兼副所长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学部委员蔡昉研究员致辞。随后,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吴家骏先生介绍蒋一苇先生学术生涯,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所长介绍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评奖方式与流程,宣布获奖名单,由颁奖嘉宾分别为“管理学学术研究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的获奖者颁奖。在第一阶段的论坛主题演讲环节,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卓元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经济学部副主任吕政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学部委员高培勇研究员以及黄群慧所长做了精彩发言。第二阶段的论坛主题演讲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李海舰副所长主持,天津财经大学校长李维安教授、复旦大学管理学院孙霈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院长毛基业教授、南京大学商学院工商管理系系主任贾良定教授以及同济大学管理高等研究院副院长梁建教授先后发言。

      下午的圆桌讨论分为三个环节,分别由重庆工商大学廖元和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戚聿东教授和对外经济贸易大学施建军教授主持。“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的获奖者与参会的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进行了面对面的对话,现场讨论十分热烈,不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
 
      回溯中国管理学发展四十年
      ——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进入“创新发展”的新阶段
      中国的管理学思想源远流长。20世纪初,管理学作为一门科学逐步兴起并迅速发展。20世纪中叶,新中国成立后,一方面学习借鉴国外先进管理知识和实践经验,另一方面不断探索符合中国情境的管理理论和管理模式。尤其是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领域的专家学者们一直致力于构建有中国企业实践特色的管理学。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建立和发展是以中国改革开放与高速的工业化进程为背景,以伟大的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为实践基础,借鉴国外和中国历史上各类管理思想、方法和技术“以我为主、博采众长、融合提炼、自成一家” 逐步发展而来。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中国市场化、工业化、国际化和信息化进程的加快,中国的企业管理理论和实践取得了极大的发展。

      回顾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的发展,走过了三个阶段:第一,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到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前,中国企业管理学呈现出计划经济下生产导向型管理基本特征,社会主义企业管理学从无到有逐步建立,整体处在“探索奠基”阶段;第二,从1979到1992年,中国企业管理模式开始从计划经济生产型转向市场经济下的生产经营型,学习国外管理学知识的重点从前苏联转向美、日、欧等发达国家,中国企业管理学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教育培训等方面都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管理学研究应用进入全面“恢复转型”阶段;第三,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后,中国进入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新时期,这也开启了中国企业管理学“完善提高”发展的新阶段。

      当前,伴随中国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进入了一个“创新发展”的新阶段。这个新阶段的核心任务就是以习近平总书记讲话精神为指导:要按照立足中国、借鉴国外,挖掘历史、把握当代,关怀人类、面向未来的思路,着力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原创性、时代性、系统性、专业性”的要求,在不断创新中加快构建中国特色企业管理学,形成具有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管理理论模式和完善的学科体系。这是企业管理专业研究人员的光荣使命和伟大责任,40年的探索和努力是我们光荣的历史,在新的历史时期我们一定会更加努力地创造辉煌的未来!
 
      打造中国管理学界最高学术研究奖!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获奖者与嘉宾对话
      论坛开幕式结束后,举行了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颁奖仪式。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分设“管理学学术研究奖”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两个奖项,评奖对象是2012年以来公开发表的企业管理与改革相关的优秀论著。其中,“管理学学术研究奖”旨在推动符合中国事实的管理学理论发展,用于奖励对中国情境下的管理学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具有与一定国际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这类研究对中国管理学术水平提升具有重要意义。而“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旨在倡导基于规范严谨的研究方法、特别是扎实的调研工作,针对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实践中出现的重大现实问题而开展的研究,这类成果应该对中国企业总结、传播自己的管理方式、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评奖委员会秉承科学、公正的原则,从参评的国内外优秀期刊论文和著作中分别遴选出3项“管理学学术研究奖”成果和3项“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成果,力求获奖成果能够代表近年来中国管理学研究的最高水平。其中,Pei Sun(孙霈)、Helen W. Hu和Amy J. Hillman发表的《The Dark Side Of Board Political Capital: Enabling Blockholder Rent Appropriation》(《董事会政治资本的另一面:大股东的财富侵占效应》)、Liangding Jia(贾良定), Jason D. Shaw,Anne S. Tsui和Tae-Youn Park发表的《A Social-Structural Perspective on Employee-Organization Relationships and Team Creativity》(《社会结构视角下的员工-组织关系与团队创造力》)、Chak Fu Lam,Jian Liang(梁建),Susan J. Ashford和Cynthia Lee发表的《Job Insecurity and Organizational Citizenship Behavior: Exploring Curvilinear and Moderated Relationships》(《工作不安全感与组织公民行为:对曲线关系与调节关系的探索》)三篇论文荣获“管理学学术研究奖”。王凤彬,李东红,刘月宁和王璁发表的《“竞争”还是“合作”:组织中局部功能替代性部门间冲突的动态演进——基于研华大陆区线上业务的纵向案例研究》、蔡宁,王节祥和杨大鹏发表的《产业融合背景下平台包络战略选择与竞争优势构建:基于浙报传媒的案例研究》两篇论文,以及路风撰写的专著《光变:一个企业及其工业史》荣获“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奖”。

      “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于1997年设立,是中国管理学和企业改革领域最早设立的全国性学术奖项。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原所长蒋一苇先生是中国企业改革与管理理论发展的重要奠基者之一。20世纪50年代起,蒋一苇先生即开始从事企业改革与管理的研究和教育工作。改革开放以来,他继续投身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为推动中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孜孜不倦,鞠躬尽瘁。为继承弘扬蒋一苇先生严谨、求实的治学精神,专门设立了“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自设立以来,一批为中国企业改革和发展学术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经济学家和管理学家,始终如一地支持“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活动。随着中国企业改革管理实践的变化和中国管理学的不断发展,第七届“蒋一苇企业改革与发展学术基金奖”对奖项设计和评奖方式都做出了较大的调整,旨在打造中国管理学界最高学术研究奖!
 
      发布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
      ——全面反映中国管理学发展的学术编年史
      会上,由中国社会科学院科研局马援局长和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赵剑英社长共同发布了中国首部《中国管理学年鉴》。《中国管理学年鉴》是《中国社会科学年鉴》系列的学科年鉴之一。为推动、锻造中国学术界话语权,客观记录中国学术发展状况,中国社会科学院于2013年启动学科年鉴工程,努力培育新的学术制高点,当年共组织各领域专家协同编撰了《中国社会科学院年鉴》、《中国经济学年鉴》、《中国人口年鉴》等10部学术年鉴,使中国社会科学年鉴工程初具规模。为了全面、及时反映中国管理学的发展,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决定自2016年启动编写出版《中国管理学年鉴》的工作。

      《中国管理学年鉴》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黄群慧所长、中国企业管理研究会黄速建会长任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负责出版发行。它是面向全国、反映国内管理学研究最新进展的大型文献性、资料性学术年刊,以学术性、前沿性、权威性和代表性为基本编写宗旨,涵盖学科包括工商管理(会计学、企业管理、技术经济及管理)、管理科学与工程、农林经济管理、公共管理以及旅游管理五大一级学科。

      《中国管理学年鉴2016》共设置七大栏目,包括“重要文献”、“专题论述”、“学科综述”、“论文荟萃”、“著作选介”、“研究课题”和“学界动态”。“重要文献”栏目收录了2015年对中国经济发展和管理环境产生重要影响的中央文件;“专题论述”栏目紧扣“管理学百年与中国管理学发展”这一主题,收录了四篇代表性文章,希望通过回溯和总结管理学发展历程,启发中国特色管理理论的探讨;“学科综述”栏目介绍了国内管理学部分领域的研究动态,主要涉及企业管理、国有企业改革、创新创业和会计学方面的理论前沿;“论文荟萃”栏目集中介绍了2015年发表的164篇经典管理学论文的主要观点;“著作选介”栏目介绍了2015年出版的管理学著作31部;“研究课题”栏目汇集了2015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的立项情况;“学界动态”栏目综述了2015年管理学方面的学术会议情况。
 
      颁发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
      ——帮助和指引青年学者投身科研事业
      会上,还举行了第四届“陈佳贵经济管理学术菁英奖学金”的颁奖活动。这是陈佳贵经济管理青年学术基金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合作组织、推动和开展的一项学术公益事业,致力于帮助和引导青年学者学习与发扬陈佳贵先生的治学精神,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经济学与管理学事业而勤奋务实开展科研工作。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黄晓勇院长、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左和平校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工业经济研究所崔民选副所长分别为喻崇武、翟天昶、王思博、任羽菲和刘谦这5位提名奖获得者颁发了证书。
 
      此次论坛邀请了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同济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国家行政学院、天津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北方工业大学、山西财经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等专家学者百余人出席会议。同时,还邀请了来自京东方科技集团、研华科技公司等多家企业代表,以及来自新华社、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经济日报》、《光明日报》、《求是》、《参考消息》、《经济参考报》、《中国经济时报》、《国资杂志》、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中国经济网、搜狐网、新浪网、腾讯视频等近60家媒体代表参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