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亿美元太空经济点火起飞,最顶级航天大会落地珠海

  • 来源 网络
  • 作者
  • 日期 2019-10-23 13:01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The Space Report 2018显示,2017年,世界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呈加速上涨之势,相比2012年增长800+亿美元,5年增长27%。2017年,世界商业航天实现营收3073亿美元,占总量的80%,成为航天经济的主力军。

高盛银行的报告则指出,未来20年,商业航天将成长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超级大市场。美林证券预测,2045年,世界航天产业的规模达2.7万亿美元。

Space X鲶鱼效应:火箭回收,成本更低

太空经济覆盖广泛,从上游的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到下游的地面设备、卫星应用,一直延伸到载人航天、太空探索、星际移民。就整体产业结构而言,下游收入大幅超越下游,成为价值高地。越靠近“地面”,整体收入越高,当然竞争也更激烈。

就运载火箭行业而言,FAA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等待发射入轨的卫星2600多颗,商业发射次数高达400多次,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价值250亿美元。

根据发动机分类,运载火箭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两类;根据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运载火箭一般分为小型(2吨及以下)、中型(2-20吨)、大型(20-50吨)、重型(50吨以上)。小型、中型火箭一般使用固定动力,大型、重型火箭一般使用液体动力。

运载火箭的成本构成主要为箭体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三个部分。2015年12月,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的猎鹰-9火箭首次完成回收,至少降低80%的发射费用,引发了商业发射领域的一场革命。猎鹰-9采用回收利用、垂直降落的高尖端技术,发射费用低至6200万美元,每千克发射成本低至7500美元。

Space X正在研制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本9000万美元,每千克发射成本仅为3400美元。Space X的成功引发鲶鱼效应,引发全球大降价,引领商业火箭向低成本、大推力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Space X的猎鹰-9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从方案设计到首次发射仅用4年半时间,不仅压缩发射成本,还大幅缩短履约时间,引发全球商业火箭产业链一次意义深远的重组、升级。

太空互联网,无处不联网、无物不联网

太空产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卫星。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268679美元,同比增长3%,占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的79%。在收入结构方面,卫星产业同样呈现从空间到地面的金字塔结构,产业链的重心落在地面。

2017年,卫星行业的发射收入、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卫星运营的收入分别为46亿美元、155亿美元、1198亿美元、1287亿美元。

卫星产业中,卫星通信最早实现商业化,在轨航天器中,通信卫星占比最大,收入占比在90%以上。随着卫星宽带的兴起,卫星通信又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快行线。

2018年2月,Space X的星链计划启动,太空宽带的新时代呼之欲出。作为下一代卫星网络,星链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发射1.2万颗卫星,为地球上的居民提供宽带服务。

在商业航天的新型板块,卫星遥感增速最快、运用最广,广泛运用于地理信息(GI)、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卫星导航则呈现多系统兼容、多领域融合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北斗与美国的GPS齐头并进,有竞有合,引领产业发展。

在卫星工业中,500千克以下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其中100-50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小卫星,10-10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微小卫星,1-1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纳卫星,0.1-1千克之间的卫星为皮卫星,小于0.1千克的卫星为飞卫星。

2017年,全球共发射276颗纳卫星、皮卫星。微小卫星广泛运用于通信、导航,正是全球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微小卫星大幅度降低了卫星的造价、研发周期,尽管单一卫星的性能有限,却通过编队、星座、星群的方式,带来大量创新应用。

由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为发端,卫星产业本身也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革命。

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并称太空互联网双雄的是OneWeb,致力于连接世界上每一个偏远的角落。2019年2月,OneWeb第一批6颗互联网卫星在法属圭亚那升空,拉开了“星座计划”的序幕。

OneWeb计划把1330颗互联网卫星送入不同高度的太空,计划在2021年实现地球全覆盖。在波音、空客、高通、Virgin、可口可乐的支持下,OneWeb已累计融资15亿美元,为太空互联网融资能力最强的顶级大咖。

最新的消息是,在备受瞩目的“2019太空技术和平应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开幕之际,OneWeb第四任CEO AdrianStecke已应邀参会,来华布道。

业界大咖推动下,太空是人类的新边疆,太空互联时代呼之欲出。

大航天时代:太空经济价值万亿美元

技术创新是太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3D打印,让航天器零部件一次成型,大幅度降低研发、制造的成本;微电子、MEMS技术让卫星体积更小、性能更强;高通量数字通信技术拓展了移动带宽,让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变得成本更低、更为经济,催化物联网、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太空技术与量子科技、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技术潜力,引领全球科技进步的新方向。

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显示,狭义的太空经济2040年将从4000亿美元增长至1.1万亿美元。另一些研究则表明,狭义的太空经济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广义上的太空经济。

举例而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至今在影响人类的生活。日本产业的腾飞,就是得益于购买了大量美国阿波罗计划时期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带来“日本制造”的辉煌。

就运用最广的卫星通信而言,5G时代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将成为全球海量物联网通信、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随着发射成本、卫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卫星星座、星群大规模运用,开启无处不联网、无物不联网的太空互联网时代,成为数千亿市场的蓝海。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表明,到2040年,卫星宽带将占全球太空经济增长的50-70%。

从某种层面上说,太空技术是全球技术进步、国与国技术竞争的一次大洗牌。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永无止境,一个大航天的时代已然开启。

珠海太空大会:六大国际顶级宇航机构联袂

万亿美元太空经济的蓝海,对于有识之士而言:开拓进取,时不我待!

为推动世界范围内太空经济上下游产业的应用、落地,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三大机构,定于11月17-19日在航展之城广东珠海联合举办“2019太空技术和平应用(健康)国际研讨会”。

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需要同一个对话、交流、合作的大舞台。

以大健康为切入点,结合宇航技术、卫星技术、遥感技术、太空育种技术,珠海太空大会正是国内首个民间推动的太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国际平台,太空经济大咖云集。

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美国航天基金会、国际太空探索者协会、美国莱斯大学航天医学全球峰会鼎力相助,联合主办大会,开创了世界航天史上六大顶级国际宇航机构联袂主办太空峰会的先例。

以万亿美元太空产业为切入点、规格傲视群雄的珠海太空大会,正在崛起为美、欧太空大会之后又一个全球性太空国际盛会。

未来已来,大航天时代,中国不可缺席。

【版权提示】产业经济在线尊重与保护知识产权。如发现本站文章存在版权问题,我们将及时沟通与处理。

  • 排行榜
  • 推荐
  • 热门

Copyright © 2002-2017 CHJZX. 产业经济在线 版权所有

京ICP备19040004号-1

万亿美元太空经济点火起飞,最顶级航天大会落地珠海

网络2019-10-23 13:01

美国航天基金会发布的The Space Report 2018显示,2017年,世界航天经济总量3835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4%,呈加速上涨之势,相比2012年增长800+亿美元,5年增长27%。2017年,世界商业航天实现营收3073亿美元,占总量的80%,成为航天经济的主力军。

高盛银行的报告则指出,未来20年,商业航天将成长为价值数万亿美元的超级大市场。美林证券预测,2045年,世界航天产业的规模达2.7万亿美元。

Space X鲶鱼效应:火箭回收,成本更低

太空经济覆盖广泛,从上游的运载火箭、卫星制造,到下游的地面设备、卫星应用,一直延伸到载人航天、太空探索、星际移民。就整体产业结构而言,下游收入大幅超越下游,成为价值高地。越靠近“地面”,整体收入越高,当然竞争也更激烈。

就运载火箭行业而言,FAA的数据显示,未来十年等待发射入轨的卫星2600多颗,商业发射次数高达400多次,全球商业发射市场价值250亿美元。

根据发动机分类,运载火箭可分为固体火箭、液体火箭两类;根据近地轨道运载能力,运载火箭一般分为小型(2吨及以下)、中型(2-20吨)、大型(20-50吨)、重型(50吨以上)。小型、中型火箭一般使用固定动力,大型、重型火箭一般使用液体动力。

运载火箭的成本构成主要为箭体结构、发动机、电子设备三个部分。2015年12月,马斯克的Space X公司的猎鹰-9火箭首次完成回收,至少降低80%的发射费用,引发了商业发射领域的一场革命。猎鹰-9采用回收利用、垂直降落的高尖端技术,发射费用低至6200万美元,每千克发射成本低至7500美元。

Space X正在研制的猎鹰重型火箭,发射成本9000万美元,每千克发射成本仅为3400美元。Space X的成功引发鲶鱼效应,引发全球大降价,引领商业火箭向低成本、大推力的方向发展。

另一方面,Space X的猎鹰-9采用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的设计原则,从方案设计到首次发射仅用4年半时间,不仅压缩发射成本,还大幅缩短履约时间,引发全球商业火箭产业链一次意义深远的重组、升级。

太空互联网,无处不联网、无物不联网

太空产业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卫星。美国卫星工业协会发布的《2018年卫星产业状况报告》数据显示,2017年,全球卫星产业总收入268679美元,同比增长3%,占全球航天产业总收入的79%。在收入结构方面,卫星产业同样呈现从空间到地面的金字塔结构,产业链的重心落在地面。

2017年,卫星行业的发射收入、卫星制造、地面设备、卫星运营的收入分别为46亿美元、155亿美元、1198亿美元、1287亿美元。

卫星产业中,卫星通信最早实现商业化,在轨航天器中,通信卫星占比最大,收入占比在90%以上。随着卫星宽带的兴起,卫星通信又迎来新一轮的增长快行线。

2018年2月,Space X的星链计划启动,太空宽带的新时代呼之欲出。作为下一代卫星网络,星链计划投入100亿美元,发射1.2万颗卫星,为地球上的居民提供宽带服务。

在商业航天的新型板块,卫星遥感增速最快、运用最广,广泛运用于地理信息(GI)、国土资源、农业、林业。卫星导航则呈现多系统兼容、多领域融合的发展趋势,中国的北斗与美国的GPS齐头并进,有竞有合,引领产业发展。

在卫星工业中,500千克以下的卫星称为微小卫星,其中100-50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小卫星,10-10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微小卫星,1-10千克之间的卫星为纳卫星,0.1-1千克之间的卫星为皮卫星,小于0.1千克的卫星为飞卫星。

2017年,全球共发射276颗纳卫星、皮卫星。微小卫星广泛运用于通信、导航,正是全球商业航天未来发展的重点领域。微小卫星大幅度降低了卫星的造价、研发周期,尽管单一卫星的性能有限,却通过编队、星座、星群的方式,带来大量创新应用。

由马斯克的星链计划为发端,卫星产业本身也正在酝酿一场新的革命。

与马斯克的星链计划并称太空互联网双雄的是OneWeb,致力于连接世界上每一个偏远的角落。2019年2月,OneWeb第一批6颗互联网卫星在法属圭亚那升空,拉开了“星座计划”的序幕。

OneWeb计划把1330颗互联网卫星送入不同高度的太空,计划在2021年实现地球全覆盖。在波音、空客、高通、Virgin、可口可乐的支持下,OneWeb已累计融资15亿美元,为太空互联网融资能力最强的顶级大咖。

最新的消息是,在备受瞩目的“2019太空技术和平应用(健康)国际研讨会”即将开幕之际,OneWeb第四任CEO AdrianStecke已应邀参会,来华布道。

业界大咖推动下,太空是人类的新边疆,太空互联时代呼之欲出。

大航天时代:太空经济价值万亿美元

技术创新是太空经济的第一推动力。3D打印,让航天器零部件一次成型,大幅度降低研发、制造的成本;微电子、MEMS技术让卫星体积更小、性能更强;高通量数字通信技术拓展了移动带宽,让卫星通信、卫星导航变得成本更低、更为经济,催化物联网、智慧城市、自动驾驶行业更大的想象空间。

更重要的是,太空技术与量子科技、纳米技术、人工智能、大数据相结合,释放出无穷无尽的技术潜力,引领全球科技进步的新方向。

摩根斯坦利的报告显示,狭义的太空经济2040年将从4000亿美元增长至1.1万亿美元。另一些研究则表明,狭义的太空经济可以带动国民经济的发展,形成广义上的太空经济。

举例而言,美国的阿波罗计划产生了3000多项专利,至今在影响人类的生活。日本产业的腾飞,就是得益于购买了大量美国阿波罗计划时期的专利进行二次开发,带来“日本制造”的辉煌。

就运用最广的卫星通信而言,5G时代的增强型移动宽带,将成为全球海量物联网通信、智慧城市、环境监测提供基础设施。随着发射成本、卫星成本的进一步降低,卫星星座、星群大规模运用,开启无处不联网、无物不联网的太空互联网时代,成为数千亿市场的蓝海。

摩根斯坦利的研究表明,到2040年,卫星宽带将占全球太空经济增长的50-70%。

从某种层面上说,太空技术是全球技术进步、国与国技术竞争的一次大洗牌。人类探索太空的梦想,永无止境,一个大航天的时代已然开启。

珠海太空大会:六大国际顶级宇航机构联袂

万亿美元太空经济的蓝海,对于有识之士而言:开拓进取,时不我待!

为推动世界范围内太空经济上下游产业的应用、落地,中国宇航学会、中国高科技产业化研究会、国际和平联盟(太空)三大机构,定于11月17-19日在航展之城广东珠海联合举办“2019太空技术和平应用(健康)国际研讨会”。

同一个太空,同一个家园,需要同一个对话、交流、合作的大舞台。

以大健康为切入点,结合宇航技术、卫星技术、遥感技术、太空育种技术,珠海太空大会正是国内首个民间推动的太空技术与产业深度融合发展的国际平台,太空经济大咖云集。

国际宇航联合会、国际宇航科学院、国际空间法学会、美国航天基金会、国际太空探索者协会、美国莱斯大学航天医学全球峰会鼎力相助,联合主办大会,开创了世界航天史上六大顶级国际宇航机构联袂主办太空峰会的先例。

以万亿美元太空产业为切入点、规格傲视群雄的珠海太空大会,正在崛起为美、欧太空大会之后又一个全球性太空国际盛会。

未来已来,大航天时代,中国不可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