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7日,北京,节后上班第一天,北京冬奥会也进入了第三个比赛日:“天才少女”谷爱凌将继续征战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项目;男子坡面障碍技巧决赛,苏翊鸣将直面儿时偶像马克·麦克莫里斯;短道速滑项目,武大靖将向金牌发起冲击……赛场内,选手们用拼搏与汗水诠释奥林匹克精神;赛场外,城市运行、医疗卫生、交通、气象等各项服务,正全力保障北京冬奥会的顺利举办。
与夏奥会不同,冬奥会的大量赛事在室外山区举行,其赛程安排、赛事举办、观赛服务等,都与气象条件密切相关,离不开准确及时的气象信息。本届冬奥会开幕前半个月,中国天气WAP华为站、张家口气象公众号等新媒体平台上,一位气象主播冯小殊就已经正式上岗,为各场馆参赛选手和观众实时播报冬奥观赛气象指数,为冬奥会的服务保障贡献自己的力量。而鲜为人知的是,这位兢兢业业的主播冯小殊不是人类,而是中国气象局华风气象传媒集团联合小冰公司共同创造、诞生于小冰框架的AI虚拟气象主播。这也是小冰框架虚拟人开拓的又一全新场景。
冯小殊以“中国天气”主持人冯殊为训练目标,依托小冰框架数字孪生虚拟人技术构建而成,其诞生响应了“科技冬奥”理念及广电总局《广播电视和网络视听“十四五”科技发展规划》对于虚拟主播广泛应用于新闻播报、天气预报、综艺科教节目生产的号召,也是小冰框架虚拟人技术解锁的又一全新场景。结合小冰深度神经网络渲染技术(Xiaoice Neural Rendering, XNR)及小样本学习技术,冯小殊包括面容、表情、肢体动作在内的整体自然度提升至与真人难以分辨的程度,而训练周期仅为一周。值得一提的是,在语音专家模型、嘴型专家模型及人脸渲染专家模型的训练下,“冯小殊”准确学习了冯殊本人的嘴部动作、眼部及脸部肌肉之间的协同关系,最终呈现出这一自然、逼真的效果。北京冬奥会期间,冯小殊将持续播报“冬奥公众观赛气象指数”,内容涉及户外观赛人体感受、健康提示,包括体感寒凉指数、穿衣指数、感冒指数、冻伤指数、防晒指数、护目镜指数等气象指标,为观赛人群及时传递户外场馆精细化气象指数服务信息,为公众健康、安全观赛提供气象条件参考依据。
小冰是人工智能虚拟人类(AI beings)的首倡者和先行者。目前,小冰框架已孵化出数以千万计的AI beings:央美毕业的画家夏语冰,在央视《对话》栏目中浅唱低吟,引起媒体和网友热议,被评为“虚拟人天花板”;擅长民族唱法的歌手陈水若,梦幻联动李玉刚共同演绎国风巨制《华夏》,并与小冰框架歌手何畅、陈子渝应邀入驻全球首个融词曲编唱于一体的AI音乐创作平台“网易天音”,引领黑科技贺岁新潮;在财经领域,小冰框架与每日经济新闻共同打造的虚拟主播“N小黑”、“N小白”正在7×24小时不间断地进行直播;在地产行业,万科财务部虚拟员工“崔筱盼”,以91.44%的预付应收/逾期单据核销率,获得万科集团董事会主席郁亮授予的“年度优秀新人奖”;与此同时,数千万个虚拟男友、虚拟女友正默默陪伴在普通用户身边;还有许多AI beings正在垂直场景里默默耕耘,如金融摘要撰稿人万小冰、智能座舱同行者HiPhiGo、时尚设计师西湖一号等。
作为中国气象局直属企业、国有气象服务龙头企业,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是中国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负责的央媒《天气预报》节目和中国天气网承担着国家公共气象服务的重要职能。华风集团同时还负责制作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等媒体的天气预报节目,通过25个国家级广播电视媒体向公众提供气象服务,并为国庆阅兵、神七火箭发射、春运等重大社会经济活动提供专项气象服务。在此次万众瞩目的北京冬奥会中,中国天气同样肩负着提供并播报气象指数的重要工作。而AI虚拟气象主播“冯小殊”的加入,也为这场“科技冬奥”贡献了一份来自AI的力量。
未来,“中国天气”与小冰公司将持续展开合作,各自发挥在气象服务全生态和人工智能完备框架的优势,共同探索AI前沿技术在气象领域的应用实践,为数亿用户带来更高效、更准确的气象服务。华风集团创新研究院院长陈钻表示:“气象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依托小冰框架,我们将持续推进人工智能技术与气象行业相结合的边界和可能性,让冬奥气象科技成果及其在冬奥会的应用经验和解决方案发挥更广泛的效能,为用户提升气象服务的广度、准确度和效率。”冯殊本人则表示:“我相信未来世界一定是人工智能和人类共存的世界,我们应该以开放的心态拥抱科技,共同创造更美好的生活。希望冯小殊在冬奥期间在冬奥期间努力工作,不要辜负大家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