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保信集团有限公司宣传部总监李倩)
北京曹妃甸职教城的魅力何在?其创新之处有哪些值得行业学习的地方?带着这些问题,现场媒体对李倩进行了访谈。请你描述一下北京曹妃甸职教城的蓝图?
李倩: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位于唐山曹妃甸新城,该项目由中国保信集团有限公司和唐山曹妃甸发展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联合投资建设,总面积达19.7平方公里,总投资380亿元,建成后将成为国内重要蓝领输出基地,打造职教胜地,工匠摇篮——中国匠谷。
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将创建以应用技术大学为引领、高等职业教育为骨干、中等职业教育为基础的现代化职业教育体系改革试验区,打造国际化、现代化、生态化、智慧化的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秉承“立足曹妃甸、服务新唐山、融入京津冀、面向国际化”的办学定位,基于国家“创新、协调、绿色、合作、共享”的发展理念,着力建设五个特区,达到三个第一。五个特区分别是:中国现代职业教育混合制办学创新区、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引领区、生态智慧型职业教育先行区、“一带一路”职业教育国际合作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创新创业实验区。三个第一是:中国第一海港职教城、中国第一所混合制应用大学、中国第一个京津冀现代职业教育协同发展改革试验区。在国际政策的引导下,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依托河北省、唐山市企业需求,选择走一条产教联盟的创新道路,将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定向培养一大批应用型技术技能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形成享誉中外的“中国匠谷”。
2016年9月,唐山实验中等专业学校正式开学,这是职教城建设混合制应用技术大学迈出的第一步,实现了“当年开工、当年建成、当年办学、当年招生”。2017年3月,北京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申办成功,“曹妃甸职业技术学院”是第一所以“曹妃甸”命名的学校,也是曹妃甸第一所混合制高等职业学校。更是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坚持“筑城兴教、兴教聚产、聚产旺港”的发展理念下,打造“北京出海口,首都新空间”的一个扛鼎之作。2017年同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与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在法国巴黎总部签约,确定由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主办的 “国际职业技术教育大会”7月在唐山举行,同时也签署了在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设立“世界职业教育培训基地”的战略协议,这对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发展职业教育是一个重要提升,为未来职业教育国际化发展拓宽了道路。
贵企业是如何营造创新氛围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有哪些值得行业学习的地方?
李倩: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国家的核心竞争力,也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企业创新成功离不开企业组织内的创新氛围。员工通过对企业内部环境的认知,比如通过组织政策、激励系统、惯例、成员态度、信息反馈等,能够感知到组织内创新氛围的强弱,从而影响到他们的创造与创新积极性。
一是对新观点、新想法给予公平、支持性的评估。企业员工提出新观点、新想法往往是在工作实践中辛苦探索得出的,是企业创新活动的重要表现。管理人员需要慎重、仔细地从中选出可行性高、具有开发条件的创意构思和创新项目。一般来说,苛刻的评估削弱了创新者参与创新活动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抑制了他们的创造潜力的发挥;而给予支持、提供客观的信息反馈的评估则提高了员工内在的创造动机。
二是支持创新,鼓励冒险、容忍失败。企业创新风险的存在和对未来收益的不确定性,往往会限制企业的创新行为。作为企业领导者,我们明确地支持创新,恰当地处理鼓励冒险与审慎态度的关系。对于员工在探索和创新过程中出现的失误,应予以理解、信任和支持,并共同找出问题的症结。更重要的是,领导者勇于承担责任,这是支持创新的重要体现。
三是对创新行为的认可和奖励。通过奖金的形式认可一个人的创造能力,并鼓励其参与管理和决策制定,为其职业发展提供更多的机会,可以增加其对工作的兴趣,提高其创造力。当人们获得社会认同,感受到企业对自己的重视,并意识到他们决策的价值和职业发展的意义时,则能够增加自信和责任感,更容易激起他们产生创造性的想法,积极参与组织的创新活动。
四是给予组织成员一定的工作自由和自主性。
贵企业创新精神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李倩:北京曹妃甸国际职教城在成立之初,就创造了“当年规划、当年建成、当年招生、当年入学”的新曹妃甸速度;并独创性地提出了要打造职教胜地,工匠摇篮——中国匠谷这一伟大创举。
在办学方面,更具领创精神,着力打造产教联盟基地,通过校企合作、采取学徒制教学等多种模式,来培养一大批具有专业技能的高级蓝领人才。我们将面向社会需求,加大教育供给侧改革,开办职教城合理科学的院校体系;优化专业、对接需求,按照产业、行业对新型劳动力的需求,设置应用专业;设计、优化、重构课程结构,形成以用为本、突出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的课程体系;建立院校与行业、企业的深度合作,定向、对口为企业培养实用、技术技能型人才,“通过实施和完善高职院校学生技能训练,专门化、精细化育人路径,培养中国工匠,最终服务于‘一路一带’战略、‘中国制造2025’行动计划。”